第210章 咬人的狗?

张居正道:“嗯。大同卫总兵李虎,这人跟你有一段渊源?”

贺六点点头:“是有一段渊源。嘉靖四十年夏,大同卫惨败。大同巡抚赵简之通敌,嫁祸给总兵李虎。是我替李虎洗刷的冤屈。”

张居正道:“嗯,那一回,你是公事公办。可你要知道,李虎的干爹是严嵩!唉,兵部替皇上管着天下兵马。鞑靼人这些年一直在袭扰大明九边。今年,鞑靼人的袭扰方向由西边变成了东边。蓟州镇屡屡告急。兵部给内阁递了呈文,内阁拟了票,交司礼监批了红,从大同镇调一万兵去加强蓟州镇的防守。。。”

张居正还没说完,贺六便道:“结果李虎拒不从命,对么?”

张居正点点头:“没错。”

贺六道:“李虎不从兵部的调令,兵部可以跟五军都督府联名下军令,撤了他的职啊。”

张居正苦笑一声:“李虎拒不调兵有一个合理的理由。大同卫附近最近出现了不少鞑靼斥候骑兵。他说怕鞑靼人大举进攻大同,故而不向蓟州镇调遣援军。”

贺六喝了口茶:“张部堂。军中之事,您似乎该去找五军都督府的诸位掌军大帅们商议。。。”

张居正道:“商议是商议不出什么来的。老六,你们北镇抚司有监察百官不法情事的职责在。能不能好好查查李虎。你这儿给皇上上一道秘折,李虎立马就会被撤职。”

贺六心中暗忖:个个都来找我查这个、办那个的。难道你们把我当成一条咬人的狗了么?

贺六道:“张部堂。锦衣卫中,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那便是查案要避嫌。您刚才也说了,我跟李虎有一段渊源。算是熟人。真要查他,也不能我出手。”

张居正朝着贺六意味深长的笑了笑:“是啊,是要避嫌。不过眼下朝廷正是多事之秋。非常之时,必要用非常手段,不是么?”

贺六正思考着如何打发了眼前的张部堂。司礼监秉笔黄锦突然来到北司值房,给贺六解了围。

“皇上有旨,宣贺六入宫见驾。”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裕王党的三位干将徐阶、高拱、张居正如今是真正体会到这句古语的深义了。

严世藩流徙雷州。严嵩回乡养老。似乎严党这只百足之虫,已经被斩了首脑,活不了几天了。

然而,徐阶做了半个月的首辅,猛然发现如今内阁发出的政令,可谓是令不出顺天府。

已近年关。照例内阁要结清六部去年一年的账目。拟定明年朝廷的预算。徐、高、张三人通宵达旦的算钱粮,定预算。最后他们发现,明年六部要维持正常的运转,两京一十三省要多征一成的赋税。

内阁拟了票,司礼监批了红,来年多征一成赋税的票拟下发了到了两京十三省。结果,却被地方督抚们硬生生顶了回来。

多征税?那是盘剥百姓!你们内阁要盘剥百姓,我们地方官府可不做帮凶!

其实体恤百姓只是地方督抚们跟内阁对着干的借口罢了。严嵩做首辅时,加征赋税是家常便饭。嘉靖三十八年,多征的赋税甚至高达四成。那时也没见地方督抚跟内阁顶着干。

可如今,徐阶的新内阁加征一成赋税,便被地方督抚们慷慨激昂的骂了个狗血淋头。

京城内,严党官员们亦是破口大骂内阁。

严党干将,刑部右侍郎鄢懋卿甚至上折子称“内阁无道,施暴政必失民心。失民心则社稷不稳。社稷不稳则必生变。”

那意思好像在说,内阁明年加征一成赋税,就会搞得各地百姓揭竿而起、斩木为兵、造反杀上京城一样。

不仅是赋税上的事。内阁如今做任何事,处处都受到严党官员们的掣肘。

大明朝廷这架庞大的机器,似乎有停摆的危险。

这日,贺六正在值房看着案卷。高拱突然气势汹汹的走了进来。

贺六拱拱手:“高部堂大驾光临,有何贵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