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谈交情伤钱(求果实)

贺六苦笑一声:“赈灾?你看着吧,户部拨下来十粒粮,能有一粒落到灾民嘴里就算是诸位大人们高抬贵手了!”

下晌,白笑嫣去德泰钱庄打了一张五万两的银票交给了贺六。

入夜,贺六和老胡来到严府。

“三爷、老六,你们两个怎么来了?难道是馋我的鹧鸪米、黄瓜条肉汁了?”严世藩笑道。

贺六将一本《黄帝内经》放到了严世藩的案头:“听闻小阁老新近在钻研医道。赶巧了,属下新近得了一本宋版的《黄帝内经》,特来送给小阁老。”

严世藩随手翻了翻《黄帝内经》,书中夹了一张银票,上面大书“德泰钱庄现银见票即兑五万两整”。

严世藩将书里的银票拿起来,飞快的塞入袖中,笑道:“说吧,要让我办什么事儿?”

严世藩虽有意拉拢贺六、老胡,然而一码归一码。在他看来,你来求我办事就得给我送银子,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有朝一日我严世藩找你们办事,一样也会给你们送银子。

在严嵩父子看来,给任何人办事,都要动银子。交情归交情,钱归钱。谈交情太伤钱。所以,这张五万两的银票我定会却之不恭。

贺六道:“是这么个事儿。我有个远房亲戚名叫杨炼。以前在大兴做县令。前一阵直隶闹春荒。他无奈之下开了官仓赈济灾民。被问了罪,现在这案子转到了刑部提牢司那边。还请小阁老通融通融。毕竟他开官仓没有中饱私囊,而是为了一县百姓的生计。”

“杨炼?这名字怎么这么耳熟?”严嵩道。

老胡赶紧接话:“小阁老忘了?十多年前,他参劾过仇鸾!”

仇鸾本是严嵩的干儿子,发迹后却跟严嵩翻脸,处处与严嵩父子作对。后来严嵩与陆炳联手,借着杨炼的那封奏折将仇鸾拉下了马。

严世藩思忖: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既然那杨炼参过仇鸾,那就算是自己人了。五万两银子摆在那儿,又有老三、老六的面子在。我不如顺水推舟卖个人情。

严世藩道:“三爷和老六开了尊口,我不能不卖你们个面子。再说了,杨炼开官仓是为了赈济饥民,又不是贪赃枉法。我明日给提牢司写个条子,让杨炼官复原职。”

锦衣卫指挥使值房。

贺六和老胡站在陆炳面前,打算给杨炼求情。

陆炳一阵剧烈的咳嗽。他这个指挥使要管的事太多,这些年积劳成疾,身子骨不怎么好,经常害病。五十多岁的人,竟是六七十岁人的老态。

陆炳拿手帕擦了擦头上的汗:“你们两个有什么事?”

贺六道:“关于大兴县令杨炼私开官仓一事。。。”

陆炳摆摆手:“杨炼自今天起不归锦衣卫管了。皇上把北直隶灾情的事交给了严阁老、小阁老。杨炼的案子,你们移交给刑部提牢司吧。”

这些年,严党、阉党、裕王党在朝中斗的不可开交。三党手中各自有一伙像锦衣卫一般专办秘密差事的人。

阉党手里有东厂。裕王党手中握有詹事府右春坊,号称小锦衣卫。严党手中则握有刑部提牢司,号称小东厂。

提牢司名义上隶属于刑部,实际上连刑部尚书李春芳都调不动提牢司的一兵一卒。这个刑部内的“小东厂”,只唯严嵩父子之命是从。

把杨炼交给刑部提牢司,他的命就等于是掐在了严嵩父子手里。

贺六和老胡出了指挥使值房。

老胡道:“杨炼的案子到了阁老、小阁老手里,这下可难办了。”

贺六笑了笑:“说难办也难办,说好办也好办。朝野之中都知道小阁老将一样东西看的比自己的命还重要。”

老胡道:“那样东西是银子!可杨炼这么个大清官,哪里有什么银子?就算有,以他的脾性也不会去送。”

贺六笑道:“杨炼没银子,我有啊!你忘了,金万贯的产业可都归了我。我老六现在是真正的土财主。杨炼不去送银子,咱们替他去送就是了。”

贺六回了家。妻子白笑嫣正抱着香香逗院里的一只大肥猫。

“娘!这喵喵怎么这么胖?我们杀了它吃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