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以后你就叫冯保吧

贺六觉得这汤如瑾的头发看上去有些别扭。他走上前去,一把抓住了少年的头发,用力一扯竟然是假发,用狗皮胶沾在头上的。

汤如瑾的头皮上,赫然有两行结疤。

“你是鸡鸣寺的人吧?”贺六问。

汤如瑾没有否认:“是。”

贺六把假发随手丢在一旁,坐到椅子上:“说吧,你跟阿修罗教、跟了尘和尚是什么关系?”

汤如瑾用哀求的眼光看着贺六:“大人,我招了供,你能放我一条生路么?”

贺六叹了声:“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我还不忍杀一个十五六岁的娃娃。”

贺六说的是真心话。

汤如瑾闻言,供认不讳:他是个孤儿。一落生便被父母遗弃。幸好被北直隶的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农汤有牛收养。

汤有牛年轻的时候,见过正德朝司礼太监刘瑾出巡。那场面,简直称得上是威风八面。

汤有牛希望捡来的孩子日后能进宫当太监,像刘瑾一般发达,于是乎给他起名“如瑾”。

入宫当太监不是请客吃饭,没有那么容易。寻常百姓家的孩子想入宫,无非两条路:“官切”、“自切”。

所谓“官切”,就是有些家资的人家,给宫里敬事房的掌刀师傅送些银子。掌刀师傅亲自出手,割了孩子的命根,推举到宫里去。

“自切”,则是那些养活不起孩子的穷人父母,用镰刀、斧头,狠心剁了孩子的命根。送到敬事房待选。

“官切”有九成机会入宫。“自切”则只有一成机会。

汤有牛在汤如瑾十三岁那年,用镰刀给他“净”了身,送到了敬事房待选。一成的好运气没有落到汤如瑾身上。在敬事房中待选三个月,他便被退回原籍了。

汤有牛一气之下竟然病死。

汤如瑾年仅十三,无依无靠。被人贩子拐卖到江南,准备驯养成富贵人家的龙阳面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