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门百户意味深长的笑道:“那万安良可是个出了名的穷酸清流。来六爷今天要白跑一趟了。”
锦衣卫抄家,向来有着一条不成文的规矩——逢百扒一。
譬如在官员家抄了一万两银子,锦衣卫要截留一百两,留在北镇库房之中。待到年底,到指挥使,下到校尉、力士,皆能分一份。
这倒不是锦衣卫独有的陋规。如今大明从京城到地方的各个衙门,哪个不是雁过拔毛?但凡过手的活水钱,哪个衙门不伸手捞一把?
进得北司衙门,贺六直接领着老胡进了签押房。
要去朝廷命官家里抄家,贺六必须拿到盖着锦衣卫指挥使大印的驾帖。
签押房里空荡荡的。来今天北司的确有大案子要办,人都走了。
贺六和老胡在签押房坐了片刻,北司镇抚使刘大走了进来。
刘大年仅三十,进入锦衣卫不过十年,却从一个力士一路升为北司镇抚使,位居十三太保之首。此人的心机、手段可见一斑。
“参见刘镇抚使。”
贺六和老胡半跪拱手,给刘镇抚使行礼。
刘镇抚使摆摆手:“免了吧老六。”
完他从衣袖中掏出一张驾帖,递给贺六:“这是抄罪官万安良家的驾帖。这个穷酸清流的家,倒也没什么抄头。”
完这话,刘镇抚使突然压低声音,对贺六道:“不过严嵩严首辅特别交代,万安良府可能藏着宋人张择端的《清明河图。你要留意。若是找到此图,不必交到库房,直接拿给我。”
贺六“哦”了一声。
刘镇抚使突然转头对老胡:“好大的酒味,大清早的刚差,师傅您就又喝酒了?”
刘镇抚使初入锦衣卫时,是老胡做的引路师傅。按照锦衣卫的家规,即便刘镇抚使有朝一日坐了指挥使的位子,也要尊称老胡这个旗官一声“师傅”。
老胡尴尬的一笑:“没喝多少。”
刘镇抚使皱了皱眉头:“师傅,以后少喝点酒吧。要是让南司管本卫法纪的姜四知道您老差的时候喝酒。。。那厮天天瞪着眼睛找咱们北司的碴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