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援军

回唐 锦衣夜行 3126 字 2024-04-22

“这鞑靼人实在太狡猾了,不好对付啊这一次,也不知道这个钟将军能不能打跑他们。”有官员低声说道。

“是啊是啊,也不知道这一次会有多少的援兵,如果援兵少了恐怕也起不到什么作用啊。依我估计恐怕只少得要有五万人才能够将边境线全部守住,到时候还要分派到每个村庄去,这人数了完全没有用啊。”又有人低声说道,对这即将到来的援兵既充满期待又有些不看好,毕竟那些鞑靼人太狡猾了,而且多少年来一直是这样子的,那些鞑靼人对这种战术都执行的非常厉害。

汪铭此刻心中也是差不多的心情,现在他已经是无能为力了,但是如果这一次的援兵过来之后境内的情况还是不能有所改变,他这个刺史恐怕也没脸再当下去了。这几天各地的奏报都变得多了起来,汪铭本就是一个爱民如子的好官,看着自己属地的子民被蛮夷屠杀却无能为力,每天都在痛苦之中煎熬,连人都一下子苍老了很多。身后的典攒看了看在风雪之中站立都有些困难的刺史大人,心中不由的祈祷着这一次来的唐军能够真正起到作用,最好不要少于五万人马。

就在这个时候,远处突然一阵阵的惊雷之声响起,声音由远及近渐渐汇聚成了巨大的轰轰之声,为首的汪铭不由的心中一喜,带着十几个官员一起向前走了几步,一个个伸头向远处望了过去,然后在他们的视线之中,一条黑线从天际出现了,那是打头的骑兵,五千骑兵同时行走声势还是非常浩大的,这给了汪铭等官员很大的信心,很快,五千骑兵就来到了城门前,一个个停在了城门前,即使是在寒风之中,这些精锐的唐兵立在马上也是一动不动,一股肃杀的气势扑面而来,这些士卒很多都是跟随方炎一直征战扶桑的老兵了,在唐军之中也是声名显赫的精锐之师。

“这位就是钟将军了吧,真是来的太及时了啊,大军一路奔波一定辛苦了吧,本官已经命人准备好了酒水还有火堆,也好给将士们驱驱寒。”汪铭迎了上来,来到了钟锋身前说道。

钟锋抱了抱拳,对汪铭行了一记军礼,说道:“汪大人辛苦了,这大冷天的还亲自出来相迎,钟某实在是感激不尽。不过酒水就不用了,我们不用进城打扰城中百姓了,还是等下就出发了。”

李元昌不甘心的,因为他距离他至尊之位是如此的近,近到似乎伸一伸手就能够够到了,他也是太祖李渊的儿子,而且李元昌也明白自己现在每天都是如履薄冰,所以他在朝中也努力的经营着自己的形象。每天沉浸在书画之中,表现出一幅对朝中之事丝毫不敢兴趣的样子,没想到几十年下来,他在书画方面的造诣倒是越来越高了。

满意的看了一眼笔下的画,李元昌感觉一个好机会摆在了自己的面前,李元昌此时还并不是一定要支持李承乾的,对自己的心腹说道:“你说这个方炎向李绩推荐那个什么羽绒服,他图的是什么?难道就是为了跟李绩搞好关系?”

“回禀王爷,这个小的就不太明白了,不过李绩这些年是相当的低调,和朝中的大臣们来往都很少,这一次他能够接受方炎,倒是让小的有些意外了。王爷,是不是趁着这个机会,我们试探试探这个方炎的态度是怎样的?上一次侯君集去了他府上一趟,回来后就向陛下要求去了云南,那可是偏远的地方,从此以后离这权利中心就远了。这个方炎倒是有些特别呢。”大管家说道。

“这个方炎似乎没有什么来历,没想到这几年在朝中窜升的这么快,本王倒是以前有些忽略他了,你知道这个方炎是什么背景吗。”李元昌想了想说道。

心腹大管家上前禀报道:“禀告王爷,方炎本人并没有什么背景,不过前几年征战扶桑和新罗的时候立下了不少的战功,而且深受陛下的信任,听说朝中最近出来的几个政策,都是跟这个方炎有莫大关系的,比如朝庭准备在全国大修马路,就是因为这个方炎建议的,而且方炎本身在长安城中就有不少的产业,家产已经挤身长安前几名了,倒是个人才了。”

李元昌抚须沉思了一会儿,觉得可以利用这一次的机会,说不定可以卖方炎一个好,两人之前也没有任何的交情,既然方炎在长安城中势力已然不小了,李元昌便有了拉拢他的心思了,毕竟要做大事,自然是多一个助力更好了,想了想说道:“王管家,这事就交给你去调查了,不过调查的结果先不要透露出去,本王到时候再做决定。”

第一批的羽绒服很快就装备到了军中,钟锋现在已经官居镇南将军了,汉时设有四征将军,分别是征东,征南,征西,征北将军。不过到了汉末曹操主持朝政的时候,因为战事频繁,武将众多,又添加了四镇和四安将军,这十二个职位是平等地位的,战时可作为单独领军的最高统帅出征,为正二品武将官职。钟锋因为一直跟随着方炎征战新罗和扶桑,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一次被李绩征调为支援幽州的兵马,因为第一批的羽绒服只有五千套,所以钟锋这一次只领了五千人从长安城北的大营里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