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上门求人

回唐 锦衣夜行 3163 字 2024-04-22

跟随方炎一起过来的,除了尚鹰之外,还有牛喜,他是牛进达的侄子,剩下几个将军都是各自营中的校尉,汉州毗邻的是朔州,穿过汉州、朔州,就进入到了新罗都城所在的良州,新罗按照大唐的制度,将全境分为了九州,分别为汉州、朔州、溟州、尚州、熊州,全州,康州,良州,武州。

离开长安已经有三个多月了,方炎率领全军近五万人开向了新罗国,这样大军的行进自然早被新罗国得知了,新罗国王一边向大唐派遣使者,一面也积极的备战起来,新罗国虽然同样的分为九州,不过这九州加在一起也只有大唐一州之大,综合实力自然不能跟大唐相比,不过他们也不是没有优势的,一来他们是在家门口作战,能动员大量的人员参战,如果把青壮年农动力都动员出来,几十万人的军队还是可以拼凑出来的,再加上城高池固,这些年来新罗每年都要向大唐进贡大量的物资,这样俯首称臣自然是不甘心的,其中也分成了两个派别,一派主张保持现状,相当于是苟且偷安了,而另一派,以亲王朴金质为首的新进势力,却是不甘心如此,这一次偷袭安东都护府便是他们一手策划出来的。

只是没有想到的是,大唐的动作是如此的肯定迅速,甚至都没有先在外交上进行压制就直接动武了。新罗人口几百万,但是常规的营兵却只有五万左右,他们和大唐一样主要是以耕种为主。

这一年的三月初,方炎挂帅镇东大将军,下面有壮武将军、忠武将军,明威将军三人,都是四品或者五品的武职官位,下面数十位六到九品校尉,校尉的名称有很多,而且职位高低不同,一般常见的比如振威校尉振武校尉,昭武校尉,翊威校尉等等。大军是从安东都护府经过的,都护府有都督一人,最高长官。都督之下,还有长史、录事、参军等等行政人员。

安东都护府这一次也是出了全力,每个都护府下设车骑府,府兵两万这一次全部参战了,由方炎节制,府兵不同于方炎带来的一万多营兵,府兵是由当地节制的,而且他们还要担任耕种,半农半兵,战斗力要远弱于营兵的,毕竟后者是职业的军人。

“以后我们要是也能像这样就好了,再也不用看天吃饭了。”孙老大的媳妇高兴地说道。两人都非常感激顾二,想到以前顾二非常穷的时候,其它亲戚都躲着远远的,只有心地善良的他们还保持着亲戚之间的来往,要不是有了这层关系,这种好事情恐怕也落不到他们头上了。

半个月后,有了推荐的孙老大成功的招募上了,成了牙膏作坊里的一名伙计,两夫妻先是培训了半个月,然后住在了作坊里提供的宿舍,一下子在村子里的地位都提高了,很多像他们一样的佃户都非常的羡慕两人,这个时代耕田本来就不多,而且其中大部分都集中在财主一类的少数人手中,佃户除了要交皇粮之外还要向财主交租子,这样下来能够收获的粮食也仅仅够吃而已,所以一旦遇到荒年的时候,往往就会发生饿死人的事情。

作坊园同时也带动了周边的行业,除了作坊园里的这些附属设施之外,还有原料提供,每天都会有大量的原材料从各地被运输过来,这样也造就了一大批的原材料供应商人,他们从各地收集然后运输过来,现在村民们都知道了很多以前他们只能当柴禾烧的秸杆、草木灰等等,现在都可以卖钱了,间接的提高了农民们的收入。

新罗是朝鲜古代的国家,又名徐罗氏,最初由朴氏家族创建,朴氏也是新罗最大的姓氏,公元668年,曾联合大唐先后进攻了百济、高句丽等国,国土面积不断扩大,不过此时两家的良好关系已经不存在了,历史上大唐和新罗爆发战争后,新罗向大唐请罪并称臣,每年朝贡,大唐便不再追究,相传新罗立国九百多年,虽然是个小国,却立国如此之久自然也有其原因的。都城是金城,向大唐学习也同样以州、郡、县三个等级的行政制度,大唐的政策一直都是保持着几方的平衡,而如今新罗不断向高句丽和百济进攻,吞并了两方大量的地域,和唐朝的关系恶化也是自然的了。

公元659年,大唐和新罗还是蜜月期,随着百济和高句丽的衰落,如今双方爆发战争已经箭在弦上了,都在积极的做着准备,这几年新罗不断的吸收学习唐朝的文化,他们使用汉字,并且以此为荣,一般汉字作为官方文字,也只有达官贵人才可以学习的到,同样设立国学,学习的便是论语、礼记等书,还派出大量的僧侣前往唐朝学习。

如今新罗国王名为金伯净,封号真平王,各个方面都在向唐朝学习,而且相邻的两个小国如今已经基本被新罗吞并了,势力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大,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向唐朝叫板的实力,不过那也只是他们的一厢情愿,这次士兵失踪便是他们的一次试探。唐朝虽然总体实力远非他们可比,不过能够抽调前往作战的士卒也不会太多,各个边境都需要士卒驻扎,而且他们在家门口作战,占尽了天时地利,一些宵小便有了不再向唐朝称臣纳贡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