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故人相遇话旧情 (二)

大汉光武 酒徒 4028 字 10个月前

“陛下可是准备要安国公领兵南下,收复武陵、长沙、零陵、桂阳四郡?”王匡又是微微一愣,故意装作不懂刘玄的意思,给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答案。

“当然不是,若是我军能攻克长安,荆南四郡传檄可定,何必劳烦安国公亲自领兵去走一遭!”尚书令谢躬根本不想跟他逃避的机会,转过头,代替刘玄大声回应。

“这……”王匡眉头紧皱,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若是换做两个月之前,昆阳大战没有结束,他肯定会毫不犹豫地支持刘玄以明升暗降的手法,将刘縯赶出朝堂。然后再剪其羽翼,徐徐图之。而现在,刘玄刚刚借王凤在昆阳大战中试图投降的传闻,狠狠消弱了他的势力,转过头,又想取得他的支持,共同去对付刘縯,未免过于一厢情愿。

“安国上公若有异议,不妨直接说出来!”刘玄非常敏锐地猜到了王匡的想法,笑了笑,低声催促,“朕只求我大汉不要祸起萧墙,所以,安国上公有任何话,都可以直说!”

“祸起萧墙,才是你最想做的事情才对!”王匡在心中暗骂,脸上却尽量表现出一丝感动,“谢陛下宽宏。老臣,老臣对此并无异议。安国公劳苦功高,封南阳郡王,定然能让百官心服口服,并以其为楷模,努力为大汉效劳。只是……”

“只是什么?”刘玄的眉头倒竖,迅速追问。

“只是如此一来,老臣和当日一道参加棘阳鏖战的同僚,就很难再见到安国公了。时间久了,难免会有些思念!”王匡笑了笑,缓缓回应。

说话时一门大学问,就看听者肯不肯用心。

不久之前,刚刚被刘玄摆了一道,王匡于情于理,都不想再跟刘玄联合起来,去对付刘縯和刘秀。但他同样也不希望,刘縯和刘秀兄弟俩的势力继续发展壮大,最后骑到了自家头上。所以,表面上说自己跟刘縯感情甚笃,分开之后肯定会彼此思念。话外之意却在提醒刘玄,这样做,会引起那些跟刘縯一道起兵反莽的将士们愤怒,造成的后果不可低估!

刘玄听了,顿时觉得好生失望。手指在御案上敲了敲,沉吟着道,“定国公与安国公之前的袍泽之情,令朕羡慕。可我大汉的南阳郡,也不能缺人坐镇。特别是将来朕移驾长安之后,南阳、长沙这一代,更不能缺了肱骨重臣,替朕震慑宵小。嗯,届时若将士们舍不得与安国公分离,定国公可否出面替朕安抚他们。同样是为国效力,在安国公帐下和在定国公帐下,又有什么分别?!”

“这……”没想到刘玄居然如此大方,准备在架空刘縯之后,将柱天都部的将士调归自己掌控,王匡顿时惊喜莫名。然而,想到刘縯宁折不弯的性子及其在军中的威望,已经到了嗓子眼儿处的谢恩话语,又迅速憋了回去,“能替陛下分忧,固然是老臣所愿。但将士们追随安国公久了,恐怕很难习惯再追随别人。况且如果没有安国公居中协调,老臣想给淯阳侯那边下令,也很不方便。”

话,依旧说得很委婉,但是,意思却和前面几句一样,表达得清清楚楚。

想用明升暗降的手法,将刘縯剥夺军权,赶出朝堂,目前只是你刘玄的一厢情愿。刘縯会不会奉旨,这事儿很难说。刘縯会下的将士会不会一怒之下闹事儿,也很难说。更难说的,则是刘秀的态度。毕竟,眼下东征军指挥权,有一大半儿掌控在刘秀之手。万一他有所动作,朝廷派谁去阻挡他的兵锋?

一股若有若无的杀气,在黑暗的御书房内弥漫开来。刘玄、谢躬和朱鲔三人,面面相觑。

没有足够的实力为依托,所有权谋手段,都像婴儿握紧的拳头一样无力。而刘秀和刘縯兄弟俩,只要任何一个竖起反旗,在王匡选择袖手旁观的情况下,都足以将朝廷掀翻于地。

“就这点儿本事,还想去坑害刘縯和刘秀?!”将刘玄等人的表现都看在了眼里,王匡心中偷偷奚落。随即,笑了笑,向刘玄躬身告辞,“陛下英明神武,必有万全之法。届时只要派人通知老臣一声,老臣任凭陛下调遣。今日老臣忘记了吃朝食,饥饿难耐,就不再打扰陛下了。老臣告退,请陛下勿怪!”

说罢,根本不给刘玄阻拦机会,转过身,快步走出门外。

第六十五章故人相遇话旧情(二)

新地皇四年,汉更始元年夏,颍川郡五官掾冯异降。遂为振武将军刘秀说铫期、马成等地方守将来归,阳翟、许县等地,传檄而定。

新朝太师严尤、陈茂大惊,领大军与刘秀决战于鄢陵。败,退守新郑。颍川全郡,遂为汉家所有。司隶门户洞开,洛阳、弘农等地,一日数惊。

“颍川大捷!颍川大捷!东征军进入司隶,剑指洛阳!”一匹骏马旋风般从宛城南门冲了进来,径直奔向皇宫。马上的骑士虽然风尘仆仆,却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一进门,就将汉军大胜的消息传遍了大街小巷。

大街小巷,顿时锣鼓喧天。汉军将士的家眷们,纷纷走出门外,冒着烈日,打听战斗的每一个细节,打听亲人安危的消息。

再没有什么,能比前线打了胜仗,更能带走夏日的炎热了。新郑位于司隶河南尹治下,向西北不出十日,便可抵达洛阳。汉军从此进入,虽然稍微绕了一些路,却避开了豫州和司隶之间的要塞轩辕关,令洛阳和偃师两地,再无天险可持。

打下新郑,就可以沿着宽阔的官道扑向洛阳。

若是洛阳也被东征军一战而定,收复长安的日子,还会远么?

消息无翅膀,却飞得比鸟还快。

不多时,全城男女老幼,尽数得知了颍川大捷的喜讯。文武百官,纷纷前往由太守府改建的临时皇宫,向大汉更始皇帝刘玄,表示祝贺。

“诸位爱卿,免礼,平身!”刘玄站在御案之后,笑容满面向大伙摆手。随即,又绕过御案,快步走向大司徒刘縯,“安国公,令弟威震河洛,你这个做兄长的,居功至伟!”

“多谢陛下夸赞,臣不敢愧领!”此时此刻,刘縯的心情也非常激动,然而,他却谨慎地躬下身,郎声回应道,“东路军此番大胜,全仗陛下圣明,定国公运筹帷幄,以及全军将士用命。臣在宛城,一箭未发,断不敢厚着脸皮去贪将士们血战而来的功劳!”

“安国公勿要过谦。”尚书令谢躬从一侧闪出,笑道,“若非你早年手把手的教导,哪有令弟今日之丰功?克父城,擒冯异,破鄢陵,这一连串辉煌战绩,真的令人看得眼花缭乱。安国公,若人人有弟若文叔,咱们用不了几天,就可以再议迁都长安了!”

”哈哈哈……”四周围,众文武开怀大笑。看向刘縯的眼睛里,充满了羡慕。

“正是如此。”成国上公王匡也一改常态,笑着向刘縯道贺,“文叔屡立大功,与安国公的运筹帷幄定然分不开,其本人的霸王之勇,也是将士们有目共睹。假以时日,你们兄弟必可同列三公,共为我大汉栋梁!”

“兄弟同列,为我大汉栋梁!”

“恭喜安国公!”

“为安国公贺,为淯阳侯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