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白亭堡前鼓声急

大汉光武 酒徒 3175 字 10个月前

“吕盛,派人去看看,距离咱们最近的堡寨是哪个?眼看就到正午了,咱们就进入堡寨安歇,等弟兄们体力恢复了,再继续巡视!”敏锐地察觉到手下军官们没把自己的话当回事儿,梁方眉头立刻皱成了一团疙瘩。还刀入鞘,大声吩咐。

“遵命!”军侯吕盛不敢惹他发怒,连声答应着策动坐骑,“校尉稍候,属下亲自带人去头前探路!”

“属下跟吕军侯一起去!”郑渠、侯武两个心思机灵,也赶紧主动向梁方请缨。

三人的亲兵,也纷纷策动战马,脱离本队。唯恐走得慢了,遭到无妄之灾。

多跑几步路,总比在顶头上司不高兴的时候,在他眼前晃荡强。身为前队中的老行伍,吕盛、郑渠和侯武三个,这当口,都巴不得距离梁方越远越好。催动的胯下坐骑不断加速,很快,就将大队人马甩在了身背后。

一座巨大的堡寨,忽然出现在三人和他们麾下亲兵的视野之内。“白亭”,“赵”,两面迎风招展的旗帜,也迅速将堡寨的名字和归属,送入众人的眼睛。

是涅阳县治下的白亭堡,又叫赵家堡。堡主赵堂,曾经做过朝廷的命士,对皇上忠心耿耿。有这家堡寨横在官道旁,任何贼人经过之时,都甭想隐匿行踪。

“你们俩回去向校尉汇报,我去叫门,让赵家提前准备好吃食,给校尉接风!”军侯吕盛顿时心头一片火热,一边奋力夹紧马腹,一边大声向同伴叫嚷。

“老吕,给赵家留点儿面子,千万别逼迫过甚,好歹,他家主人也是做过官的,非同一般土财主!”郑渠不愿让吕盛一人去捞好处,策马紧随其后。

“我……”队正侯武官职最低,没勇气跟二人争,只好悻然拨转马头,然后扭着身体,向吕、郑二人大声叮嘱,“小弟去给弟兄们带路,两位哥哥若是得了什么好处,且莫……”

话才说了一半儿,他的舌头忽然僵在了嘴巴里。一双三角眼睛,也瞬间瞪了个滚圆。

只见白亭堡的大门,忽然被人从里边拉开。有一支骑兵,风驰电掣般冲了出来。为首的小将弯弓搭箭,隔着四十步远,一箭将军侯吕盛射于马下。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震耳欲聋的鼓声,忽然在白亭堡的寨墙上炸响。数以百计的“土匪”,策马鱼贯而出。如同一群挨饿多时的猛兽,咆哮着扑向楞在半路上的军侯郑渠和一众亲兵,将他们瞬间淹没在了耀眼的刀光之中。

第一百一十一章白亭堡前鼓声急

荆州的冬天,又湿又冷。

北风卷着浓重的水汽,穿透铠甲、葛袍和袍子下的皮肤、肌肉,将寒意直接送进人的骨髓。脚下的靴子硬得像一块冰坨,头发、眉毛等处,也挂满了白霜。然而,肩上背着大包小裹,手里拎着鸡鸭鹅兔的前队左军第三部将士们,却一个兴高采烈。

太丰厚了,今天的“剿匪”差事,绝对肥得流油。光是育水河畔的五家堡寨,就为第三部“提供”了铜钱三十多筐、绢布一千多匹,大小家禽不计其数。而接下来,还有十四家堡寨,一座小型县城等着弟兄们前去“巡视”,即将得到的“斩获”更是令人期待。

“亏得甄大夫将姓岑的赶回宛城去了,否则,地方上那些豪强,肯定不会如此上道!”一名马背后挂着两头活羊的军侯,撇着嘴大声感慨。

“可不是么?这些地方土豪,全都是贱骨头。前几天咱们好言好语让他们助饷,他们每个堡寨却只拿出三万钱来糊弄。这回,弟兄们把刀子亮出来了,他们一个个立刻全都老实了!”

“就是,还以为岑鹏可以替他们撑腰呢,也不想想,在甄大夫面前,岑鹏能算老几?!”

“一群蠢货,不见棺材不落泪!”

“都是岑鹏把他们惯的,居然还以为老子大冷天的出来替他们剿匪,是份内……”

四下里,响应声此起彼伏。前队左军第三部的军官们,撇着嘴,晃着脑袋,趾高气扬。

官军出来剿匪,向地方上收取“一点儿”辛苦钱,在他们眼里,再正常不过。而棘阳县治下的土鳖大户们,居然还敢像打发叫花子一般随意敷衍应付,真是愚蠢透顶!如果不是官军来得及时,难道绿林土匪会放过他们么?还不是从里到外被人家搬个干净?!而官军,却只让他们“自愿捐助”一部分粮饷,从不会动耕牛,骡子等大牲口,也不会给流民分了他们的田产和房屋,他们怎么就蠢到连这点儿“小账”都算不清?

“都给我闭嘴,没人拿尔等当哑巴!”被麾下军官的嚣张议论声吵得头大,校尉梁方竖起眼睛,大声呵斥“有些事情,尔等心里头清楚就行了,没必要非得说出来!小心被绣衣使者听见,直接给尔等捅到长安去。到时候,就算做样子,皇上也得下旨给甄大夫,让他砍几颗脑袋出来交差!”

“啊——”众军官瞬间就变成了哑巴,一个个低头耷拉脑袋,脸色铁青。

长安城里那位皇上,行事越来越令人高深莫测了。动不动就会传一道圣旨下来,砍掉某个人或者某几个人的脑袋。而砍头的理由,则千奇百怪。有的是妄议朝政,有的是阳奉阴违,有的是没有按时向长安递解税赋,有的则是税赋收得太快,对百姓逼迫过甚……,总之,谁死谁活,全看他老人家心情。

而皇上心情不好的时候,却越来越多。所以,大伙的言谈举止,最好还是加点儿小心。宁可憋出毛病,也千万别主动往刀锋上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