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夜有龙泉壁上鸣 (三)

大汉光武 酒徒 4350 字 10个月前

“大哥莫怪我说话莽撞。”已经不用刘秀出面,同辈的族人刘嘉就抢先大声打断,“世间夸夸其谈、出尔反尔者,多如牛毛,便是言出必诺的人,也常因诸事缠身,以至食言而肥。”

“他们都与我有过命的交情……”

“那又如何?”迅速朝刘良脸上看了一眼,刘嘉抖擞精神,大声反驳,“有道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大哥你怎知他们不是随口应和你?在江湖上刀头舔血,与兴兵起事是两回事!否则他们怎么不去参加绿林赤眉,非与我们一起不可?便是他们真的会来,究竟能带来多少人,何日来?会不会出现他们孤身前来,又或者我们起事已久,他们姗姗来迟的情况?”

“来晚了好,来晚了好。”刘匡一边抚掌,一边冷笑着撇嘴,“总算有人替我们一族人收尸,不至于令我等都暴尸荒野。”

“你,你们简直不可理喻!”刘縯被众人围攻的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顿时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心头怒火,挥舞起手臂,大声咆哮,“凡事都瞻前顾后,那就什么都不用做了。老实地在家种地,等死就是!我刘氏先祖,如果当年在王党山也算这儿算那儿,又怎么会有大汉两百年辉煌?我只听说高祖平生三十余败,最后却在亥下将项羽一战而诛。如果他也如尔等这般算来算去,当年又何必暗度陈仓?直接在蜀中缩一辈子算了,反正怎么算,实力也不如项家,何必东进求死?!”

这话,如果在其他时间说,也许就能压住反对者的汹汹气焰。然而,此时此刻,族中反对者们,却自觉有刘縯的亲弟弟刘秀带头,士气比平素提高了何止两倍。顿时,一个个也挥舞着手臂,争相反驳道:“大哥这话就错了,我等老实在家种地,怎么就是等死了?”

“既然机会不合适,我等谨慎一下,有什么错?总比贸然起兵,然后被人杀个尸横遍野好!”

“大哥外号是舂陵小孟尝,恐怕到时候就只能学那孟尝君,钻狗洞跑了。我等没那么多鸡鸣狗盗的朋友,就只能等死了!”

“伯升你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大哥说不过,就强词夺理!”

“先祖当日起兵,好歹武有樊哙,文有萧何。大哥您身边有谁可用?”

“大哥真是个孩子脾气,大哥与三儿比起来,三儿看上去才更像大哥!”

……

也有刘縯的铁杆支持者,站出来与反对者针锋相对。而他们无论人数,口才,还是气势,都比对手差了不是一点半点,句话下来,就被驳得哑口无言。

“你,你,你真学了一身好本事!”面对涌潮般的反对者,大哥刘縯彻底陷入了绝望。目光迅速转向将自己推入这一境地的罪魁祸首刘秀,伤人的话脱口而出,“早知道这样,我又何必盼着你回来?你,你真是个刘仲,这辈子就该扶犁耕地,读多少书也是枉然!”

注1:刘仲,刘邦的二哥。刘邦小时候,他父亲认为他注定没出息,而老实听话的刘仲,才是家里未来的顶梁柱。刘邦坐了皇帝之后,就问他父亲,我和二哥,谁的家业更大?以反驳他父亲当年对自己的轻视。

第三十四章夜有龙泉壁上鸣(三)

“咳咳!”

“咳咳,咳咳咳,咳咳……”

咳嗽声此起彼伏,刘良、刘匡、刘稷等一众同族,无论支持还是反对举事,都憋得面红耳赤。

大伙心里头其实都很明白,最近家族里头所争执的,不仅仅是起兵与苟安的问题,暗地里,还在争夺整个家族的主导权。

如果刘縯成功说服了所有人,今后他这个刘家族长位置,就彻底坐稳,从此即便不是一言九鼎,至少说出话来,很少有人还敢当面反驳。而如果反对起兵的声音占了上风,则族中的大权,就会继续被刘良、刘匡等长辈联手把持,刘縯这个族长,依旧有名无实。无论大事小情,都得继续看几个长辈的脸色行事。

但大伙儿心里明白归明白,却谁都没勇气将真相宣之于口。而刘秀忽然夹枪带棒来了几句,虽然同样没有把话说得太明,却已经隐隐把众人心里头那点儿龌龊,全都都摆在了桌案上。

“大哥,请恕小弟直言。”一句话先挤兑得所有人说不出话来,刘秀笑了笑,将目光率先转向刘縯,“我跟三娘刚才从二姐家过来,一路上见到庄子内人头涌动,要害位置皆有专人持械巡视,可见你关于起兵的谋划,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

“那是当然!”刘縯听得心头一紧,却没从刘秀的话里发现任何不利于自己的因素,笑了笑,傲然回应,“事关举族人的生死,我岂能当成儿戏?不瞒三弟,此事我在两年之前,就已经开始未雨绸缪。你今日所见,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

“原来如此,怪不得我一进庄子,就觉得杀气扑面!”刘秀点点头,笑着抚掌,随即,又向刘縯作了揖,非常郑重地请教,“大哥请恕小弟驽钝,除了人多势众之外,小弟却没看到庄子与以往,有更多的不同。所以,小弟想向大哥你请教,还有那些准备,可作为起兵的依仗?大哥对起事成功有多少把握,也请一一告知?”

“嗯!”没想到弟弟如此快就把矛头对准了自己,刘縯的心脏迅速下沉。然而,当着如此多反对者的面儿,他又不便发怒。因此,皱紧眉头,缓缓解释道:“除了从各地赶来帮忙的英雄豪杰之外,我在外边,还悄悄准备了一支骑兵,人数大概有一百上下。目前庄子里暗中藏有角弓二十三把,环首刀六十余支,各类矛头三百余枚。另外,稻米大概有五仓,足够五百人数月所需。”

“嘶——”话音刚落,周围立刻有人悄悄地倒吸冷气。望向刘縯的目光,也迅速带着了几分畏惧。

五百兵卒听起来不算多,但是,绝对可以横扫舂陵周围所有庄院堡寨。如果不怕遇到朝廷精锐,即便跟新野县的郡兵相遇,也未必就占不了上风。由此可见,刘縯提议起兵造反,还真不是一时心血来潮。他如果想用武力挟裹族人一起行动的话,整个刘家上下,也真的没人能阻止得了。

只是,同样的话落在刘秀耳朵里,却完全是相反的效果。只见他先是满脸苦笑,不断摇头。随即,又叹了口气,带着几分无奈说道:“能出动五百大军,的确称得上兵强马壮了。不过,大哥,孙子有云: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大哥既晓自家事,却不知对敌人的实力了解几何?换而言之,你可知舂陵周围,蔡阳、湖阳、新都、新野、育阳、棘阳、乃至宛城都有多少兵马驻扎?”

“嘶——”“嘶——”“嘶——”

倒吸冷气声,此起彼伏。特别是先前一些热血上头的族中新锐,从来没把目光放得如此长远,顿时就觉得头顶上乌云滚滚。

刘縯本人,心中也觉得又是一阵紧张。但是,表面仍依旧能保持镇定,瞑目片刻,睁开双眼看向刘秀,冷笑着回应,“老三你这话的确问到了点子上,据我在各地朋友所探听到的消息,蔡阳、湖阳及育阳三地,步卒加在三千左右,骑兵总计两百上下。新野与棘阳乃是大县,每地驻扎着郡兵两千,其中骑兵各有五百出头。至于宛城,则是前队兵马的老巢,常驻步卒超过三万,骑兵大概五千上下。但我跟绿林军有约在先,只要咱们这边竖起义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