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她的坐骑缰绳,却被刘秀牢牢的攥在了手里。后者虽然面色凝重,却对李通没有表露出明显的敌意。先使了个眼色,叮嘱马三娘稍安勿躁。然后也快速翻身下马,双手抱拳以礼相还,“在下南阳刘秀刘文书,见过李御史。”
“三弟你怎么告诉他真名?”马三娘大急,恨不得立刻催动坐骑扑上去杀人灭口。
刘秀却再度快速拉住了她胯下的坐骑,笑了笑,柔声解释:“三姐,他既然已经猜到了你我的身份,却依旧孤身前来追赶,想必没什么恶意。否则,直接调动了官兵前来追杀就是,何必在咱们身上浪费这么多周章?!”
“这……”马三娘只是脾气稍微急了些,头脑却不糊涂。经刘秀一提醒,立刻注意到李通身边并无一兵一卒。顿时脸色微红,皱了皱眉,低声道:“这话固然有道理,可谁能确定,他不是第二个岑彭?”
“三姐替我防着就是!”刘秀知道马三娘下不来台,所以也不戳破。以只有彼此能听见的幅度,低低的叮嘱。随即,再度向李通拱手,提高声音,笑着补充,“李御史,刘某自问多年来,并未触犯过任何朝廷律法,怎么敢劳动您亲自前来赐教?如果有什么需要向刘某垂询的地方……”
“御史二字,休要再提!”没等他把客气话说完,李通已经气急败坏地打断,“别人以其为荣耀,李某却视之为奇耻大辱。先前亮明身份,只是为了示人以诚,免得将来刘兄知道后,心生芥蒂。如今既然已经出示过了,就请刘兄将它丢在一边。李某这辈子,都不想再跟绣衣直指司有任何瓜葛。”
“如此,刘某就僭越了,李兄,您追了我们姐弟俩一路,不知有何见教?”听李通说得坦率,刘秀心中顿时就对此人多了几分好感,笑了笑,大声回应。
“刘兄不必客气!”李通拱起手,满脸欢喜,“李某一路追下来,当然不是闲极无聊。第一,是想跟刘兄当面致歉,那天作诗替鱼妖鸣不平,实乃无心之失,还请刘兄切莫怪我莽撞。第二么,当然是想跟刘兄打听一下,当年斩杀鱼妖的详情。虽然李某已经听别人说了不止一次,但外人说,总不如听刘兄亲自说来得真切。第三么,其实已经不用再问了。李某临出长安之前,朝中某个大佬曾经私下交代给李某,悄悄去查清楚当年赈灾盐车在太行山被劫真相。既然刘兄你还活在世上,而那两个二世祖当年还带着家丁提前一步过了黄河,真相就不用再查下去了。李某只想请刘兄喝上几碗酒,以敬刘兄为民除害!”
第八章野鹤骄爪踏雪泥
“你,你既然有拼命的勇气,又何必只做一个乞丐头儿!”书生李通被噎得脸色发红,手指刘盆子,大声提醒,“何如再进一步,以粟聚人,以人夺粟,来来去去,数月之内,则万众立等可期。然后攻城拔寨,开仓放粮,赈济天下贫弱,甚至改朝换代。事成,天地之间,必传你之名姓。即便不幸身败,太史笔下,亦能同列于陈、吴……”
他自认为说得慷慨激扬,动情处,双眼紧闭,胳膊如旗帜般在空中上下挥舞,然而,话才说了一半儿,耳畔却忽然传来了小乞丐刘盆子冰冷的质问声,“嗤!我说你这读书人,看似人模狗样,怎么长了一肚子坏心眼儿?明明自己舍不得购买干粮赠我,看见别人赠了,却非要鸡蛋里挑骨头,怪人赠得不够慷慨。明明自己想造反没胆子,却非要煽动刘某带着弟兄们替你去挡朝廷的刀。等刘某和弟兄们的血都流干了,你要么趁着朝廷元气大伤之时坐收渔翁之利,要么反过头来,投靠了朝廷,一道写文章来笑话刘某螳臂当车。那么多学问读到你肚子里,真他奶奶的不如当初喂了狗!我呸,要造反,你自己上,切莫拿天下人都当傻子!”
“咯咯咯,咯咯咯,咯咯咯……!”正准备扑上前给书生以教训的马三娘,笑得花枝乱颤,一双凤目当中,充满对读书人的鄙夷。
读书人李通,却无论如何都没想到,一个貌不惊人的寻常乞儿嘴中,居然能说出如此鞭辟入里的话来,顿时被窘得满头是汗。点向刘盆子的手指收起来也不是,继续撑着也不是,在秋风中颤颤巍巍,就像一根枯树枝。
刘盆子懒得再理会他,又向刘秀和马三娘拱了下手,然后带着金饼子,被麾下的乞丐们众星捧月般簇拥进了道观。紧跟着,道观内就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终于有了过冬口粮的乞丐们兴高采烈,恨不得将刘盆子抬上供桌,与众位神仙一样接受大伙的顶礼膜拜。
马三娘和刘秀起初还有些替刘盆子担心,隔着四敞大开的道观门,看了几眼之后,立刻心神大定。相视笑了笑,不约而同地拨转了坐骑。
那书生李通,虽然没敢跟刘秀靠得太近,却也从欢呼声中,察觉到了众乞丐发自内心的满足,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大声感慨,“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刘秀和马三娘见这厮疯疯癫癫没个正形,懒得再跟他计较,抖动缰绳,扬长而去。谁料才走出了丈远,身背后,却又传来了书生热情的呼唤,“留步,贤伉俪请暂且留步。李某有一事不明,还想请贤伉俪不吝指教!”
“你想找死么?”马三娘忍无可忍,立刻抽刀在手,同时迅速拨转坐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