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一章 北伐(十六)

重生之军阀生涯 花尾龙 2153 字 12个月前

强,手段高明,三年之内,从一无所有的落魄将军,吃掉了江浙皖军,成为东南霸主,如此成就,如此短期,就连袁兆龙也比不上。”

拿得起,放得下,如今的段祺瑞已经做到了放下,佛曰:过往,皆是虚无。放下执念,意味着放过自己。因此,虽说孙传芳亲手毁掉了他的毕生心血皖系军阀最后存在的证明,但是现在的段祺瑞,并不恨他。反而对他有种同病相怜的感觉,毕竟,孙传芳现如今也是一无所有的状

态……

“可为什么最后失败的是我?”

段祺瑞轻轻摇头,解释道:“发展的很快,是你的优势,但也是你的不足之处,根基浅薄,如同虚浮的空中阁楼,无根,如何立足的主?”一针见血的阐明了孙传芳最后失败的原因所在。很多人都不理解袁兆龙为何多年来隐忍不发,嘲笑他的无所作为,可是在真正懂行的人眼中才能看出,往往跳得欢实,最能蹦跶,展现实力的人往往笑不到

最后,因为他们过早的暴露了自己的底牌和底线,整个的将自己所暴露。

高手从来都是善于隐藏和隐忍,因为他们知道,要赢,一次就够了!

等到所有人拼到筋疲力竭的时候,这才是高手出招的最好机会!袁兆龙十五年来的布局,无论是工业,还是商业,亦或者是农业,已经完善成立起了一整套的自我保障机制,源源不断的为他的军队提供保障和支持,所以说,仅在军事这种片面的程度来参考袁兆龙的实力,这往往就是世人的错觉。战争拼的不仅仅是战场的争夺,包涵了一个军阀的综合实力。所以,孙传芳输的理所当然。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军阀之人为战狂……

然而,段祺瑞早已经看穿了一切,他愿意听孙传芳在他面前发牢骚,把心里的不满和憋屈统统的说出来,说破无毒,将所有的话全都说完,倾诉完,才能把心给空出来,才能听进去别的话语。“大总统,不瞒您说,我孙传芳从来都不认为自己是个好人,吴佩孚说我是个小人,我不否认,我的确是两面三刀,可我是为了什么?仅仅是为了自己的权力和地位吗?说这种话的人,简直应该遭雷劈!不去东南五省打听打听,我孙传芳可曾对不起过老百姓?我减持税赋,东南五省的税赋全国最少,甚至比袁兆龙治下地方还要少,我从不劳民伤财,属下曾经不止一次的劝过我,希望通过加税的方式来扩充

军费,我也是不止一次的拒绝这种提议。别的我不敢说,对老百姓这方面,老子对得起东南五省的老百姓!”说这话的时候,孙传芳扬起了调门,拍打着自己的胸脯。没错,说的是实话,也在理,虽说被其他军阀们所不齿,但是他对老百姓们,的确是不错,东南五省在他的治理之下,一片生平,孙传芳的名誉在

民间,拍手叫好,少有的好军阀。“咱们是军阀,每一个军阀领袖都是由最基层的士兵撑起来的,对士兵们,要不是钱不够多的话,我敢保证,待遇一定会比袁兆龙给的更好!老子从未拖欠过任何一个士兵的军饷,在这点上,我比起其他人

来说,是个厚道人了吧?”

段祺瑞点头,克扣军饷,这在军阀部队里面甚是常见,普通士兵们闹兵变,大多数都是因为军饷缘故,这是北洋陋习,即便是段祺瑞,也没做到这点,毕竟,谁都有个资金紧张的问题存在。

拖欠、克扣,再寻常不过了。然而,在孙传芳这里,却没有出现这种问题,孙传芳的行为和认知是正确的,每一块地盘,都是士兵们用命拼回来的,都已经拼了命了,再去扣他们用来活命的军饷,这还是人吗?与畜生,还有什么区别

呢?

别的地方他管不着,起码在他的部队里,做到了经济公开、军饷透明的原则。扪心自问,孙传芳认为自己已经做得够好了,为何偏偏失败的会是他呢?想不通,真心想不通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