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演习,呵呵,少帅啊,少帅,你对我的情谊,我郭松龄心领了,但是,呵呵……”将书信合上,折成三叠,揣进了兜里,郭松龄摇头大笑,少帅对他真的是好,事到如今,居然还在想着为自己开脱,将这一场兵变闹剧定义成军事演习,至于信中所说的,誓死负责,保证生命安全,也不
是虚言,毕竟他是老帅唯一的儿子,老帅无论如何都会看在少帅的面子上饶自己一条性命。
可是,这一切,都是他想要的吗?
抿心自问,郭松龄不想,也不需要,既然走上了这条路,那就再也无法回头!
无法回头,也不能回头,必须一条道走到黑,要么自己兵败,将这条性命扔进去,要么老帅退位,少帅上台,这是唯一的条件!唯一令郭松龄失望的是,少帅在信中说的十分明确,他本人是不会反对老帅的,也就是说,这条路,只有自己一个人来走了,最重要的那个人,却选择了退让,失望之极,可那又能如何呢?毕竟他们是亲
爷俩,再这么说,儿子反老子,天打五雷轰。老子的家产迟早有一天都会传给儿子,儿子何须这么着急的夺权夺位呢?还要落一个撕破脸的下场,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是李世民……少帅等得及,他才二十五岁,大好的年华正在等着他挥霍,即便是十年之后,他也才三十五岁,正值壮年。少帅等得及,十年不叫事,因为所处的平台高度,二十年又如何呢?可他郭松龄等不及了,因为
他已经四十二岁了……如果在这个年级里,还没有做出来成绩的话,恐怕未来他的成就也不会多高,前程也不会多远了。为了实现自己胸腔内的包袱,为了大展宏图,为了未来和前途,郭松龄赌上了一切!
造反,这种事件在这个时代里,并不算是什么大惊小怪的稀奇事,但是造张作霖的反,郭松龄可谓是头一号。作为奉系的肱骨大将忽然间造反,无疑是一颗重磅炸弹,爆炸的冲击波席卷全国,此事之影响可想而知,尤其是在张作霖春风得意之时,被自己的部下抽了一个响亮的耳光……起初的时候,张作霖并不相信
这件事情会是真的,可事实胜于雄辩,郭松龄是真的造反了……
将部队集结于栾城,誓师起兵,士兵们都知道这是在兵变,是在造反,可是依然有不在少数的部队愿意跟着他去造反,这是为何?
郭松龄不愧是以狡猾和老谋深算著称。郭松龄知道张作霖在奉系军阀中地位超然,是神一般存在的形象,是他一手塑造了奉系军阀,当之无愧的创始人。
吃张家的饭,花张家的饷钱,都是张家人的部队,想挑唆奉军部队反张作霖,这是一件极其困难之事,不过城府颇深的郭松龄还是找到了突破点——少帅!从少帅的身上入手,必然可以事半功倍,打着扶正少帅上位的旗号造反,如此一来,士兵们的抵触心理便没那么强烈了,毕竟,都是张家人,奉系的江山和天下,早晚都要落在少帅的手中,少帅早一点上
台,他们这帮跟着少帅出生入死的弟兄们起码也能比其他兄弟部队要更亲一些……
严惩杨宇霆,断绝与鬼子之间的交易,少帅继任大帅,执掌东三省,以清君侧之名义,郭松龄向张作霖发出了通电。民族大义也有、私人恩怨也包含其中,不过,这清君侧一词嘛,从来都是奸人造反所用之名词,如今,郭松龄却也用了一边。到底是为了想要自己揽权,还是真心实意的想要扶正少帅,恐怕,只有他自己
的心里清楚。郭松龄与老帅之间有仇吗?应该是没有的……当得知郭松龄公开反奉之后,少帅久久难以从震惊之中回过神来,少帅知道郭松龄对老帅有意见,想要推举自己提前上位的心思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自己与郭松龄相识已经五年还多,那个时候,郭松龄三十六岁,少帅十九岁,两人一见如故,结成莫逆之交,少帅对郭松龄一直都是以老师相称,郭松龄对少帅也是忠心耿耿,一心一意辅佐少帅,两次直奉战争中,两人所率领的部队都是战果辉煌,由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