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中日之间必将存在一战,双方都在为这场即将爆发的战争做准备。作为御敌的先锋官,老帅张作霖自然明白清楚自己身上的使命,如果开战,关外必然是首当其冲的主战场!
没有妥协和退让的余地,义不容辞。
但是当清楚地看清楚双方之间实力差距和对比之后,张作霖对将来的战争不抱信心,拿什么来打赢呢?
在找到这个问题答案之前,张作霖不想同鬼子翻脸,只要他尚在一天,就要尽最大程度的努力,将威胁化解在可控范围之内。张作霖换了一副语重心长的语气说道:“六子啊,老子的年级也大了,打下的这片基业,早晚要交到你的手中,我活着的时候,倒还好说,有什么吃不准的地方,我还能给你指点一番,可是等我死了之后呢
?你又能依靠谁来擎着你呢?郭松龄?”老帅的孩子不少,真正成气候的不过少帅一个罢了,随着年级的增长,接班人的问题提上了议程,张作霖也是五十多岁的人了,不比袁兆龙正值身强力壮之年。将来这个国家,必然会是吴佩孚、袁兆龙和
他的争夺,至于曹琨,被张作霖排除出了行列。他已经与吴佩孚交过手,虽然战败,但是摸透了他的套路和性格,吴佩孚这个玉帅名不虚传,当世一流战将,可张作霖并不怕他,吴佩孚什么都好,就是一点不好,过于愚忠,掌握着直系大权,说一不二
,名副其实的一把手,按理说,直系自从直奉之战之后,就已经从曹琨时代过渡到了吴佩孚时代,换做是旁人,早就将曹琨一脚踢开了,就像是当年,曹琨踢开冯国璋一样。可吴佩孚没那么做,尽管是大权独揽,可依然忠心于曹琨。不想当总统,也不想当老大,看似无欲无求,安心的在曹琨的手下当一个老二,真不知道他这个酸秀才是怎么想的。说他是忠心也好,愚忠也罢
,总之,这便成了他的弱点之一。这种“二元化”的领袖机制,保留了曹琨的名义上的权威和吴佩孚的实际领导力,看似调和不错,实则隐患重重……
鄂军是不是不行了?这个话题的热度成为这个时代话题的主旋律,世人都在揣测,鄂系军阀什么时候会完蛋……
并有专业分析者搬出一套盛极必衰的理论,讲的头头是道,最后得出的结论则是:鄂系军阀必然衰落!
或许鄂系军阀总有一天会被其他军阀势力所取代,但至少不会是现在,起码现在而言,一场失利代表不了什么。
“父亲,鄂军败了,青年军的一个连全军覆没,五百多人,一个活口都没留下,都被滇军给收拾了。”
少帅将这个消息汇报给了老帅,张作霖躺在摇椅上,微眯着眼睛,打盹,嘴里还哼着小曲。
“哦?青年军败了,如此精悍之军队,全都死在了内战中,真是可惜,可惜了,要是用来对付小鬼子,而不是打自己人,那该多好。”张作霖感觉甚是可惜,青年军是鄂系军阀的招牌,高学历,高军事素养,一流的军事装备,甚至当得起中国军队标牌这个称号。谁都眼馋,谁都想要这么一支军队,可是眼馋没用,要的起,养不起,等养
得起的时候,却没有士兵来源,要知道,青年军的士兵们起码至少是中学水平毕业的学生,军官都是军校生。
清一色的洋码子装备,一水儿的顶配。
是袁兆龙独步天下的资本,也是众军阀们忌惮的利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