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好在,他们共同捍卫国家利益的立场自始至终都没有改变过。听着戴成祥的话,袁兆龙沉默了好久,抬起头看着经商思想已经充满脑袋的老丈人,说道:“不管是谁,都要永远记住一句话,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如果事事都需要斤斤计较怕吃亏,都要从个人角度算账的
话,谈何复兴国家可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被外人欺负到了头上,我们这都能忍下去的话,这是一种悲哀,丧失了血性和勇气的民族,必然会被历史所消亡,我中华民族能够昌盛至今,不为外敌所亡,其在于每当民族危亡之际
,国人身上那种沉睡已久的血性便会复苏,带动更多的人反抗和捍卫尊严。学生一事,虽说是个小事,可放在民族大义上来讲,这便是大事,是关乎全体国民的大事,张作霖没错,他敢于站出来,这说明他的心中有国有家,从这一点上,即便他是咱们的对手,我袁某佩服他,敬
佩他是条汉子!”
袁兆龙绝没有教训老丈人的意思,他不过是想给他灌输一分国家的思想,有的时候,把眼界放宽一点,你能够看到更多的景色。“张作霖没有向曹锟打招呼,却将此事告知于我,这是给我出了一道难题,就问我敢不敢与他一样挺身而出,这是一道无形的激将之法。呵呵,还是他想的太多了,即便明知道这是激将法,袁某也甘愿与他
合作一把,不为别的,就为了国家二字!”所以说,这桩“无所谓”的闲事,袁兆龙管定了。袁兆龙的意思也是相当明确,对于国家利益,丝毫没有可以妥协让步的原则,必须抗衡到底,就算是明知道奉系与鄂系捆绑到一起也不是鬼子的对手,就算
如此,也不能后退一步!
何为军阀?手中有兵才叫军阀,兵是干嘛的,无休止厮杀,互相争夺地盘的吗?
都不是,兵是用来保家卫国的!可能山本一郎永远都想不到,他的傲慢态度并没有令张作霖感到妥协,而是激起了中国最强两大军阀的联手,在抗日维护尊严的这条战线上,谁能想到,两个水火不容的军阀居然能够站在统一立场上,摒弃了双方的矛盾……
作为顶级军阀集团,任何两家的联手都将是一种可怕的现象存在,除去三大军阀之外,众小军阀们派系也在不断地挣扎之中,试图打破这种三强并立的局面。同样的道理,日本也不希望看见奉系军阀能够与直系、鄂系之间其中任何一家联系起来,这是日本极其不希望看到的一幕,若是张作霖找到合适盟友的话,必然会对日本的支持有所排斥,从而影响到日本
整个的对华布局……张作霖正因为看透了这一点,了解日本的顾虑,所以才通知了袁兆龙一声,想听一听袁兆龙的意思。果不其然,袁兆龙没有让他失望,袁兆龙很快的做出了动作。是可忍,孰不可忍,动了学生,意味着触
犯了这位极其重视教育军阀的逆鳞。
说实话,在眼下中国军阀混乱,国家尚未统一的时候,袁兆龙并不愿意主动的招惹任何一家帝国主义。
可不惹事,不能说明袁兆龙怕事,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作为血气方刚的军阀汉子,理应做出强势的回应来表明立场和态度!
张作霖有所顾虑,因为他需要依仗日本的支持,他所担心的是,万一断绝了日本的支援的话,军阀们联合起来打他怎么办?
实际上,张作霖更需要的是袁兆龙的一个立场,究竟是国家尊严至上还是军阀集团私利为重。这将关系到他在东北与日本的争斗。黎元洪获知了此事之后,特地的专程发电报叮嘱袁兆龙,关外东北发生之事,一切都由张作霖自行解决便可,切不可插手过多,以身犯险不值得。袁兆龙将这件事情又告诉了老丈人戴成祥,戴成祥也不赞
同鄂系介入其中,毕竟,即便是张作霖取得了上风,最后获利的依然不是袁兆龙的鄂系。
其实,戴成祥更不理解的是,奉天街头上一个学生的去世,居然会引起国内诸多军事大佬的密切关注,起因何在?
难道真的是蝴蝶振动翅膀,掀起了风暴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