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灭袁兆龙的最佳时机,段祺瑞已经错过了,现如今的鄂系如同是一只庞大的八爪鱼,将他的触手伸向了各行各业之中,短时间内清除袁兆龙,比登天还难。
更何况,现在的直系与奉系之间已是血海深仇。
所以明知道袁兆龙是一个最危险的对手,却还要给他时间,让他成长,无奈中夹杂着心酸……
直到战后,吴佩孚才终于明白了过来,原来这场战争真正的赢家不是他们直系,而是躲在背后看热闹的袁兆龙……
在这场暗中的较量里,吴佩孚又一次败给了袁兆龙,战略家与战略家之间的对抗,比较的不是一场战役的得失与成败,而是看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有的时候,吴佩孚甚至都在思考,自己与袁兆龙的差别在哪里呢?
除去本人的战略眼光不说,袁兆龙的身边有着最顶级的军官参谋团,有着最雄厚的人才培训基地,有着最先进的装备进口渠道,有着最合理恰当的民生经济模式。
再一看自己的身边,除了一个全力支持,并且信任自己的长官之外,还有什么能够跟袁兆龙相比呢?
吴佩孚也在河北等地进行了民生经济方面的建设,陆续的发展民生,意图后发制人,可是真的会这么简单吗?
从0到1的进步,远比从1到100的难度要更大。
吴佩孚明白,就算是现在起步的话,差距依然会很明显,十年之内未必能够赶得上鄂系的水准,但是如果不去做,将会连比较的可能性都不存在!
而且,吴佩孚还知道,张作霖回东北以后,并没有着急扩充军备,也是安心的建设起了东北经济,可以预见,将来的奉系军阀会比现在更加强大。
所以说,军阀集团的较量,已经从一开始的单纯军备竞争升级到了涵盖社会全方位立体式的战争!若是一步落后,便是千里之外的差距……
袁兆龙不是超脱于世俗之外的圣人,也会沉迷于人世间的荣耀。
当然也在乎自己的面子啦,身为北洋人,岂能不看重北洋荣耀?
如今,有一个正名的机会,袁兆龙岂能不高兴。
唯一遗憾的是,这个名头却不能让袁世凯来亲自册封自己,哪怕是冯国璋也好啊。
曹琨来为自己授衔封号,袁兆龙有种不自在的感觉……
袁兆龙始终认为自己在北洋中的地位,就算是比不上“北洋三杰”,也是与曹锟、徐树铮等人平级别,让一个与自己平级别之人来为自己加封号,感觉极其不自在,有种比他矮了一级的滋味。
“别封将军了,封我个元帅当当可好?”
“哈哈哈,袁老弟,你又在开玩笑了。”曹锟笑了笑。
曹锟被部下尊称为曹大帅,张作霖被部下称为老帅,儿子被成为少帅,吴佩孚也被称之为玉帅,可这都是称呼,却并非正式军衔。
就算是当年段祺瑞权力巅峰的时候,也没有为自己加封元帅,因为在所有北洋人的心中,元帅只有一个——袁世凯,除此之外,再无一人有资格可以评得上元帅这个军衔。
“曹老哥,你这人挺会做买卖的,单凭一个虚职就把我给打发了?是不是也太容易了点吧?”袁兆龙当然不会感觉满意了。“不会,不会,兄弟功劳甚大,老哥我绝不会亏待了兄弟你的,这么样吧,从现在起,川、鄂、桂、湘、黔五省赋税不直接交给北洋政府,而是由你老弟代为收取,再封五省巡阅使,节制五省,这个诚意可
是足够了吧!
如此一来,四分之一天下可是名正言顺的归属到老弟你的手里了。以后,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你自己说了算!”
川、鄂、湘、桂四个省本来就在袁兆龙的手心里,黔地也是在袁兆龙的眼皮子地下,想吃下,随时都可以,以黔系军阀的实力,消灭他们几乎不费吹灰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