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一章 教训(二)

张作霖东北结义八兄弟威震东北,依靠着七位好兄弟的帮衬和扶持,才将他捧到了今天东北王的地位上,但是兄弟之间的关系未必都是亲密无间的。比如说大哥马龙潭,就被张作霖给解除了军职,现在是个闲人一般,孙烈臣是张作霖最好的兄弟,两人关系亲密无间,一直颇受张作霖重用,而这个汤玉麟却是经常性的与张作霖唱反调,对着干,惹张作

霖生气。

忽然间,少帅的脑袋中灵光一闪,似乎明白了郭松龄如此一问的用意,不可思议的看着郭松龄。“老师,你的意思是,咱们见死不救?”郭松龄冷笑道:“没错,的确是这个想法,汤玉麟是咱们奉系中的一个异类,行为乖张,不得大帅的喜欢和信任,大帅早就想除掉他了,只是碍于兄弟情分,不忍心下手,若是借吴佩孚之手除掉汤玉麟,岂

不是两全其美,正好铲除了大帅的心病!”

另外一美是为张少帅未来接班清除障碍,这一点,郭松龄没有说出来。

“这……”张少帅意动了,低头沉思了片刻,然后摇头。“不可,在这么说,汤玉麟也是父帅的兄弟,若是我见死不救,拒不出兵,道义上说不过去,再者说了,若是坐任汤玉麟的兵马被吃掉,对于我奉军而言,也

是一个极大地损失,所以,此行此举,万万不可。”

张少帅果断的拒绝了郭松龄的建议,决定出兵救援被围困的汤玉麟。郭松龄摇了摇头,叹息,少帅虽然非常敬重自己,经常参考自己的意见,但并不代表少帅没有自己的思想。

少帅什么都考虑的很周全,却始终没有考虑过自身的处境问题,长此以往,定然会栽倒在这种性格上。

……

西线,奉军第十六师阵地,别管到处打的火热,这边始终没有进军的意思,消极作战。张作霖催促十六师尽快出兵的电报报文都被师长杨谦扔进了火盆里,他才没有时间打仗呢,因为他的指挥部里坐着一位远道而来的贵客。

从袁世凯的阵营,投靠到段祺瑞这边,又从段祺瑞这边投靠到曹锟这里,最后倒向了张作霖,赵倜的人生可谓称得上是传奇二字,既然选择加入张作霖的阵营,但是他的军事履历过于丰富,虽说也是一方

军阀,堪称是“豫系大佬”,可面对这么一颗墙头草,张作霖如何敢信任他,敢用他?

万一回过头来,捅自己一刀怎么办?

张作霖需要他的帮忙,可也提防着赵倜。

想加入,没问题,但是要拿出投名状来表忠心。接到了张作霖要求出兵的消息之后,沉吟片刻,赵倜还是选择了出兵,他自然有他的盘算,现在而言,直军和奉军正打的热火朝天,难分难解,豫军作为一支奇兵,突袭直隶后方,直捣黄龙,一定会杀吴

佩孚一个措手不及,相信,最后决定战场战局胜利走向的一定会是他赵倜!

赵倜信心十足,此一战,一定会打成豫军的声望,好好地让张作霖瞧一瞧,自己这豫军也不是等闲之辈!

豫军第一师、丢二十以及宏威军独立师,共计五万多人的武装力量,这可是赵倜经营豫地将近十年的全部家底,好好地亮亮肌肉,让吴佩孚见识一下自己的实力。赵倜讨厌吴佩孚,因为吴佩孚排除异己,尤其是他这种改旗易帜的后来者,极其不受吴佩孚待见。曹锟主政北洋政府,放军权与吴佩孚,吴佩孚经常暗地里打压和排挤赵倜,因此,两人之间矛盾很深,与

吴佩孚不对付,也是他选择加入张作霖阵营的原因之一。

不过嘛,对于赵倜的反水,曹锟与吴佩孚岂会没有防范?

此时,冯祥就不能在藏着掖着了,一张又一张的底牌亮了出来,将这一场直奉大战推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冯祥早已等候许久,如同一只潜伏在草丛中的猛虎,蓄力待发,瞄准了赵倜这只绵羊。西北军第十一师兵出潼关,向着意图进攻吴佩孚后方的赵倜进攻!

赵倜兵马虽多,可难堪大用,岂会是西北军对手?西北军与豫军交起了手,赵倜只能专心应对冯祥,无暇北上支援张作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