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性格都是多年的,看惯了一个人正面的强硬,偶尔间也会被他背后的柔软所感到惊奇。“不用想得太多,世道便是如此,你一个人无法彻底的改变,怜悯和同情这两种情绪会丰富一个人的感情世界,但是对一个枭雄来说,这两种情绪的爆发,却会直接能够影响到他的思维和判断力。行了,别
感慨了,走,爹带你出去钓鱼去。”
戴成祥觉得非常有必要带袁兆龙出去散散心,将这种情绪抛出去。
“司令,特情局的电报。”还没走出门口,警卫便递给袁兆龙一份电报。一看电报外面贴着特情局的标签,戴成祥很识趣的离开,不该他知道的,一个字也不能知道,即便是老丈人也不行,对于特情局的了解,戴成祥仅限于知道,特情局的局长是柏天赐,除此之外,一无所知
。
“行了,你先处理正事吧,我在黄鹤楼等你,彤彤和孩子们也都去。”戴成祥离开之后,袁兆龙方才将电报打来,一共是两份,一份上说的是委托给柏天赐的私事,很遗憾,一件也没有完成,知名的鲁迅先生没能请到湖北来,钱多也不来,人家是瞧不上跟军阀为伍,不论好
坏,都嗤之以鼻。
小凤仙仍然是下落不明,柏天赐在京城寻觅了许久,都未曾寻觅到其一丝踪迹,看来,真的是再也找不到她了。私事没有完成,不是柏天赐没尽力,的确是太难了。
至于公事,柏天赐完成的很好,他麾下的情报人员已经成功打入了直军内部,甚至已经渗透进了奉系军中,两派人之中都有他的眼线,一举一动都在柏天赐的监视范围之中。
同时北方情报分局的建设工作也已经初步到位,分局地下机构设在京城,管辖京津冀地区情报工作汇总。下一步的计划是建立东北分局,将情报工作延伸至山海关以外。
早在他十年前刚刚执掌湖北时候,袁兆龙便已经开始倡议发展工业和商业,投资建厂,政策优惠,大把大把的银两投入到经济基础和工业基础的完善中。
而那个时期的各派系军阀都在招兵买马,将银子投入到军队之中,袁兆龙这么做,虽然是改善了民生,却是抱了极大的风险。
万一收不回成本,岂不是血本无归,因此还极有可能会影响到整个鄂系军阀集团的运行。世界大战时期,洋人们忙着互相攻伐,国内第一次迎来了资本发展的“黄金时期”,军阀也好,企业家们也好,趁着这段短暂的光阴,尽可能的发展了起来,一时间,工厂和企业如同雨后春笋般的拔地而起
,形成了“小盛世”的局面。
借助这段时间,袁兆龙更是出台了更加有利的政策,湖北实业国内排行第一。
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洋人们的产品重新回归到国内,国内的企业岂能争得过洋货?
全国各地多少家企业倒闭破产,包括大名鼎鼎的大生纱厂也受到了冲击,再也不复当年之盛景,一年不如一年,现在已经面临着破产地步……又是袁兆龙,第一时间出手,提供资金援助和官方政策,尽一切可能的保护本地产业,才使湖北实业受到冲击最小,破产率最低。虽然相比黄金时期赚的少了,可也能够保证企业存活,而不至于破产消失
。
袁兆龙的努力,经过了十年光阴的验证,如今收到了显著地成效。完整的产业,是袁兆龙最大的底气所在,因为他自己能够生产军火,所以不需要低三下气的向洋人出卖国家利益,因为产业完善的缘故,盈亏自负,赚不了多少,可也赔不了多少,因此不需要借太多的外
债。
如今更是大战将起,各路军阀都在招兵买马,扩充部队,部队容易扩编,找个人多的地方立起一杆旗帜,管饭吃,有军饷拿,一天就能招足一个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