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先生的想法可能是他们之间“最不切合实际”的一个,他要维护共和制,维护民主制,毅然决然的参与这三角同盟中来,恐怕在孙先生的视觉里,不管当政的是谁,凡是军阀,他都会选择讨伐这一条路……
至于孙先生参与其中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一者,他的确是反对曹锟把持北洋政府,曹锟自从接替段祺瑞之后,国家的政局走向反而变得愈发混乱,他没有实力来维持段祺瑞时代的稳定。
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直系始终支持在粤系中同孙先生唱反调的陈炯明,以孙先生为首的革命党与陈炯明这种老资格粤系军阀大佬对于粤军掌控权的争夺,一直都未停止。孙先生需要建立一个稳固的革命基地来支撑起他革命事业的延续,革命了几十年,从未像今天这样过,孙先生与陈炯明代表着粤系军阀的两种不同的声音,所掌控的力量应该是各占一半左右,甚至说,支
持孙先生的力量要略胜过陈炯明一筹。
即便是反直系三角联盟不能够击败直系,他也要通过联盟方式,缓和与其他军阀之间的矛盾关系,并且借机将陈炯明除掉!
虽说这一次他的爱徒袁兆龙站在了对立面,不过并不影响他们师生之间的情谊,至于信任都是双方面的,恐怕这一次铲除陈炯明的行动要借一下袁兆龙的手了。当然了,袁兆龙也乐意帮忙。军阀之中也有优秀的导演和编剧,徐树铮导演一场大戏,并且邀请了三大军阀组织的友情出演,作为演员之一的孙先生也策划了一个出色的剧本,主演分别是袁兆龙和陈炯明
。
一个正面角色,一个反面角色。
局中局,剧中剧!
如果这个时代存在奥斯卡影帝奖的话,恐怕今年的奥斯卡影帝袁兆龙要提前预定了。袁兆龙接了两个剧本,要在这两出戏之中扮演一个双面角色了……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远虑是战略布局家袁兆龙,近忧则是死灰复燃的皖系军阀们。
自从下野之后,段祺瑞比较安静,躲在租界里不出门,可他的得力干将徐树铮一直都在努力,四处奔走,试图令皖系东山再起。
奉系、皖系、粤系,成功的被徐树铮给联结成了一个整体,一个反直系三角联盟正式成立,直系的压力陡然而増。
好在直、奉、皖、鄂四巨头之一的鄂系军阀袁兆龙站在了他曹锟这一边,多少的缓解了部分压力。有了袁兆龙的支持,曹锟的底气多少足了起来。
反直系三角联盟的成立,徐树铮可谓是煞费苦心,前后半年多的时间,不仅要同一战线,而且还要化解各派军阀之间的矛盾冲突,徐树铮的头发都白了一片。
尤其是孙先生和段祺瑞,两派执政意见的不协调,直接影响到整个联盟集团内部的和谐意识。
唯一感到可惜的是,没有将袁兆龙拉近反直同盟,凑不齐四角联盟,很是遗憾。
不过徐树铮自信奉、皖、粤三派的实力足以击败曹锟!即便是有着袁兆龙的帮助也不在话下,徐树铮只担心一点,既然鄂系与直系之间达成了合作共识,但毕竟派系有别,袁兆龙为人精明谨慎,定然不会尽全力帮助曹锟,肯定是抱着见好就收的心态,捞一把
好处。一定要抢在袁兆龙尽全力帮曹锟之前,将曹锟赶下台,如若不然,容易被袁兆龙这小子捡便宜。捡漏,他可是行家!徐树铮比较闹心的是,倘若鄂军一旦参战,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战局的走向,是个极其
严重的不利因素,谁来遏制袁兆龙呢?
这倒成了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