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这个想法早就有人想到过,可是如此实施的仅有袁兆龙一个人。
不可一世的枭雄袁世凯不敢这么做,前后掌权北洋政府的冯国璋和段祺瑞更不敢这么做。
将钱和资源投在穷人们身上,或许会得到非常好的口碑,但成效甚微,是一个很长的过程,短期内看不到回报,并且风险自担。
一个军阀集团,一旦是财政崩溃,手中的权力也会随之土崩瓦解。
历任掌权者,谁都不敢这么去做,更加倾向于将钱投入部队中,或者是建设工厂,发展轻重工业,效果更快。
然而袁兆龙却坚定地这么做了,并且义无反顾。
世人佩服他的勇气和胆量,也敬佩他敢于投资的态度。毕竟如同袁兆龙所说的那样,组成这个社会的不仅仅是只有有钱人,还有更多的穷人,若想保证自己不倒台,聚拢人心是关键。
富人要笼络,穷人更要拉拢,立足于根本,将根基扎牢,这才是立足于不败之地的关键之所在!
“你们说说这个袁兆龙,这人可真有意思,三千万的巨款,买武器足够装备几十万人的部队,可他倒好,全都撒在了土里,还指望着给他生钱呢,哈哈哈!”
夸赞袁兆龙的声音不在少数,也有不和谐的声音嘲讽他。
有的人是为了嘲讽而嘲讽,此种人俗称为喷子,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此类人从不断绝。有人一直都以军事家或者是先知自居,妄图指点江山,总以为历史会向他们所构想的那样发展,可人心叵测,未来的事情谁又能想象得到呢,都以为,袁兆龙会是一个征战天下的大军阀,可他忽然间却成
了一个“超级地主”!
人世间最难走的路,便是无法预料结尾的套路……袁兆龙永远不按套路走。
“乡亲们,都过来看一看啊,有好事跟你们商量,来晚了可就啥都看不着了!”田间地头上,农会的人将田间地头上干活的佃户们召集到一起,几十个农民围在他身边。
“正忙着呢,到底啥事啊,这么着急叫我们?”
农会的工作人员,手中举着一张满是字的纸,高声道:“乡亲们,都看看上边写的,有好事,好事摊到咱们穷人的头上了!”
佃户们凑上去,睁大眼睛看,看了好久,摇头道:“不认字,上边写了啥,还是麻烦您给念念吧。”
“娘的,不认字不早说,耽误老子时间,这么跟你们说吧,确实是有好事,而且还是关乎咱们穷人们的好事!”
“切,少蒙人了,这年头,能吃饱肚子就已经是谢天谢地了,还能有啥好事。”“哎,这你就说到点子上了,就是能让咱们穷人吃饱肚子的好事!知道这上边写了啥吗,咱们鄂系的袁大司令啊,刚刚出台了新的政策,由他出面作保,将地皮从地主们的手中租下来,然后再借给咱们穷人
们种地,同时还将愿意种地的佃户们赎身,你们说,这不是好事,这是什么!”
“真的吗!”
围观的可不都是穷人吗,听到农会的这人说的话,简直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过,还是有头脑灵活的人,一下子察觉出了问题的关键。
“这不对啊,说来说去,无非不就是把地从地主们的手中租下来,再转交给我们来种,经过了这中间一道,肯定还是要找我们收钱的呀!”
旁人一听,一愣,再一琢磨,哎,好像是这么回事。
打个比方吧,原先种地主家的地,是缴七成粮食,官方把地租下来,再一转手给穷人们来种,想盈利的话,肯定得收九成才能赚到钱!这不是变本加厉的剥削吗?
“这伙计问到点子上了,你要是不问,我也得说明这个问题,好事之所以是好事,肯定是对咱们穷人有好处的。咱们大司令体恤民情,得知咱们穷人们没饭吃,没地种,还得被剥削,因此特地出大价钱把地租下来给咱们穷人来种,当然不是无偿的,这租地的钱,也是大司令借的外债。但司令保证过,绝不会让咱们
穷人兄弟们吃亏,所以说,这地里收出来的粮食,不管多少,都拿出四成交给官府,剩下的都是自己的,怎么样!”
四成税,依然是重税,但是没有对比没有伤害,可这相比黑了心的地主们强行征粮,保不准能被剥夺掉九成的粮食,这已经算是比较宽厚的税额了。多少的为老百姓们放出了一条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