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九章 大改革(四)

重生之军阀生涯 花尾龙 2238 字 12个月前

索取的少了,才能充分的调动老百姓工作的积极性。至于这个决议是好还是坏,还是要通过实践来验证。

……

“爹,多吃点,尝尝这个爆炒腰花,是我最近新学的。”

在袁兆龙的家中,老丈人戴成祥正在他家里做客,戴若彤准备了满满当当一桌子好菜招待父亲。

月婵和求索两个小孩子一左一右的坐在戴成祥的两边。三天前的时候,在警卫的护送下,“小妾”沐云曦带着孩子回了上海娘家。戴成祥用筷子扒拉着油汪汪的腰花。

夹一块塞嘴里,咀嚼着问道:“这炒腰花可是大补的菜,你们家里怎么吃这玩意儿?”

“吃就行,这么多菜堵不住您的嘴巴,操心那么多干嘛!”

显然,戴若彤不想回答这个问题。

坐在戴成祥旁边的求索奶声奶气的说话道:“外公,外公,我知道原因!这是妈妈今天买来,要做给爹爹吃的!”

“嗯?哦~”戴成祥这个过来人秒懂原因。

说得倒也是,家里头同时应付两个如花似玉的娇妻,不补一补的话,好像是会力不从心……

“哼,多嘴,再说废话,妈妈可就要打你啦!”

仿佛被看穿了小心思,戴若彤羞恼的故作姿态,要教训孩子。吓得求索躲进外公的怀中。

“不许打孩子!”戴成祥教训一声,将炒腰花推远一点。“这菜爹就不吃了,留着给你男人吃吧,他更需要。”

黎元洪开口说道:“找各位来,没别的事情,就是想向诸位咨询一下咱们鄂地粮食减产的事情。不知诸位有何看法?”

粮食减产,工会和商会的人将目光看向农会的那几个代表。农会的代表们一懵,互相看了看,有一人说道:“袁大人,黎大人,这粮食减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近几年,这水患就始终没停过,一直在闹水灾,还有雨水也是特别的多,种种都是导致粮食歉收的原因。

还有,这种地的人也少了,好多的人都放弃了种地,去了工厂打工,种地的农民少了,粮食产量肯定就上不去了。”“哎,你说这话可就没劲了哈!什么意思,怪我们咯!种地需要人手,就敢情我们开工厂不用人似的!你们为啥不想想,他们为何凭着地不种,跑来工厂打工的原因呢。”这口黑锅可不能随便乱背,工会会

长赶紧出言反驳。

这就好比不会念经赖和尚一样!

“行了,别吵,吵闹解决不了问题。”袁兆龙说话了,两位会长赶紧闭嘴。

李祖和唐汉威静静地看热闹,和他们没关系,他们虽然也有实业工厂,可他们却是商会的正副会长。

“前不久,我和黎大人一起,走访了上百里,沿着江汉平原走了一遭,询问了不少种地的老百姓,可我得到的答案却并非像你所说的那样,种地的人越来越少,并不是全都怪老天爷。”

都不说话了,闭紧嘴巴,细心听从袁兆龙的讲话。

“天灾再猛,也不过如此,众志成城,可破万力,一个人的力量在大自然的面前是渺小的,可一群人的力量整合到一起,所迸发出的能量能让老天爷为之畏惧!

天灾不可怕,相比之下,人祸犹甚之!怕就怕自己人之间相互折腾,钢铁长城也禁不住内部瓦解。为何农民会放弃种地呢?土地仍在留在那里,种地的人却不见了,为何,何故?”

农会代表为难道:“大人,您说的这些,我们都知道,可,这地毕竟都是有主的,要不要种,收多少租子都是人家地主们自己说了算,咱们这强行干涉,怕是不太好吧?”袁兆龙点头道:“说的是,土地的权力都是人家的,种不种,咱们说了不算,可地不能就这么闲置荒着,老百姓们没饭吃,地主们也收不到租,军队也没有军粮,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所造成的影响就太大了。

所有人都点头,是这么个道理,没错。

“因此,我决定,以鄂系当局的名义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