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掌桂地长达二十年之久的陆荣廷在新桂系军阀以及粤鄂联军的胁迫之下,无奈下野,这位与冯国璋同龄的老军阀,终归还是走上了和冯国璋一样的道路。
安全的下野,没有生命之忧,或许是他们最好的离开方式了吧。陆荣廷下台了,他的时代结束了,可桂地却没有因为他的下台而结束混乱,反而更乱!
桂地四股势力并存其中,鄂系、粤系、新桂系、忠诚于陆荣廷的旧桂系残余势力,以及虎视眈眈的滇系军阀也想趁机进来分一杯羹……
四股势力中,尤其以鄂系和粤系最强,争夺斗争的关键点在于,桂地究竟要姓鄂还是姓粤,这成了一个极大地分歧点。粤系军阀要扩大地盘,鄂系军阀需要稳定后方,二者均是对此势在必得。
矛盾点爆发之后,先前因为联合作战建立起来的友谊便荡然无存。
如果情况允许的话,杜云杰随时都有可能将吓得桂军闻风丧胆的坦克调转炮口继而进攻粤军!
战争是解决矛盾最快捷的方式,况且,杜云杰有把握击败在桂的粤军。
交情归交情,利益归利益。对于桂地的争夺,杜云杰肯定不会放弃,反而抢先一步,占领南宁与桂林等要地。转眼间桂地的重要城市已经落到了鄂军的手中。不仅如此,杜云杰还联系上了新桂系三杰,并且私下里达成了某项共识,许诺,只要是臣服于鄂系军阀,臣服于鄂系军阀的保护伞之下,他们新桂系便可以得到治理桂地的权力,就像是川地的军阀们一样
,成为鄂系的附属军阀。
两派稍一接触,便一拍即合。新桂系的三位首领自然有他们的打算,四股势力之中,新桂系实力最弱。若想恢复陆荣廷在桂地的统治地位,外来的援助必不可少,既要肃清陆荣廷的残存势力,又要对抗一心想要吞并桂地的粤军,新桂系显然不具备这种实力,因此必须抱住鄂系这条大腿。何况,鄂系与粤系相比,鄂系对于他们的态度还是比较和善的……
“败了,大帅,陈炳焜败了,人也跑了,三路大军全都完了,咱们一败涂地了……”参谋官将这个沉痛的消息汇报给了陆荣廷,陆荣廷面无表情,更像是麻木不仁。可能近些日子里听坏消息听多了,耳朵里磨出了茧子,不敏感了,唯一的好消息恐怕是他现在仍然是桂系军阀的首领,还没
有到完全下野的地步。
“跟我说说,咱们还能再调集出多少人马来保卫我手中的这把九狮军刀呢?”
陆荣廷紧紧地攥着刀鞘,手掌心感受着凹凸不平的纹理,心情极为复杂。
参谋官惭愧的摇头:“梧州,桂林,南宁都守不住了。李仁义,白崇文,黄珊喜,三人组织了自治军,公然宣布与咱们脱离关系,不再听从您的号令了。咱们,可能真的已经是大势已去了……”
参谋官低下头,不想再去看陆荣廷的眼睛。陆荣廷痛苦的闭上了双眼,斜靠在椅子上,一只手捏着眉心。他还能说什么呢,陈炳焜是他翻盘的最后希望,如今这个希望也彻底破灭了,如今,他手中再无支撑着他继续统治桂系的筹码了。陈炳焜的惨
败意味着老桂系军阀们时代的终结,新兴的年轻桂系军阀却已经不再打算继续听从他的指挥调遣,桂系革新的时代要到来了。
他又该何去何从呢?
陆荣廷知道自己早晚会有这一天,尤其是,当鄂军宣布向桂军开战,并且组建粤鄂联军的时候,陆荣廷便知道桂地这块地盘早晚得成他袁兆龙的,果不其然,这一天居然来的这么快,令他措手不及。陆荣廷感觉非常茫然,他已经再也无力进行反戈一击了,与其说是败给了粤鄂联军,倒不如说是败给了新兴的新军阀们。摆在陆荣廷面前的有两个选择,一是灰溜溜的下台,屈服于新军阀们,完成权力的
交迭,从此以他为首的“旧桂系”被年轻军阀为首的“新桂系”取而代之。
二是,向袁兆龙投降,将这块地盘拱手相让,交给袁兆龙,除此之外,别无他法。摸着心爱的军刀,思来想去,陆荣廷做出了自己思考了许久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