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
直系虽大,奉曹锟为首,可真正同他齐心的有几个?若是同皖系开战,最后指望的还得是他的嫡系吴佩孚。
仗打输了,撤退就是了,顶多就是丢几块地盘给段祺瑞,可若是将吴佩孚给折损了,就彻底丧失了东山再起的机会。
曹锟不愿意看着这种悲剧发生,事先给吴佩孚通个气,怕就怕吴佩孚的拧劲上来,明知不敌陆树铮的情况下,死磕!
最后仗打输了,结果把自己也给赔送了进去,得不偿失。就算是最后打赢了段祺瑞,也是他曹锟坐上了大总统,可又有谁能给他保江山呢?
还得仰仗吴佩孚,曹锟算的是一笔明白账。
……同时面临着三大军阀势力的威压,段祺瑞浑然不惧,用徐树铮坐镇北京,对抗曹锟的直系,派段芝贵协同辅助,以应对时刻来自关外的威胁。奉系、皖系,单拿出任何一派系,段祺瑞都不怕,怕就怕在这
两派合兵一处,这就极其危险了。
本来是想将曲同丰的边防军第一师也派遣到京津地区待命的,可是想到在长江流域还有一只扬子鳄正蓄势待发呢!
也是个棘手的问题,单凭张敬尧的兵马还不足以对抗鄂军,因此,只能将曲同丰调去了湖南,协助张敬尧,还有吴光新的二十师在长江上游待命,时刻准备援助张敬尧。还有三路大军都已经安排妥当了,段祺瑞信心满满的等候着,他相信,皖军绝对具备三线开战的能力!
所谓的天才和人杰,曹锟活了快六十年了,见过不计其数,年少成名或者是一朝成名的天才,数不胜数,可最后,真正能够干出一番大事业的成功者,却是凤毛麟角。被尊称为革命党领袖的孙先生,虽然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依然是中国革命的引导者,当过领袖,当过大总统,也曾风光过,在他之前的革命生涯里,过得却是被清政府捉拿通缉的逃犯生活,从中国逃到美
国,从美国到日本,处处都有他逃亡的踪迹。即便是被追的抱头鼠窜的时候,却没有做过慷慨赴死,以身殉国的行为。因为他懂一句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多少次的功亏一篑却仍然没有打断他的一颗革命之心,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所以,直到
现在,孙先生依然是在百折不挠的奋斗中!
袁世凯,民国大总统,中华帝国大皇帝,后慈禧太后时代,掌权第一人,权倾天下。
如此厉害的人物想当年初入官场的时候,依然要在那太和殿上五体投地的跪在地上向慈禧太后行礼,见了李鸿章服服帖帖,被李鸿章指着鼻子痛骂,只能低头跪地,不敢还嘴。
还原成一句话,每一个爷爷都是从孙子辈熬出来的。
曹锟器重吴佩孚,想把他培养出来,培养成真正的一代人杰,首先要做的就是当孙子,慢慢熬,磨炼心性,磨炼意志力,磨练出坚忍不拔的性格。
这是每一位枭雄的必经之路,不会隐忍,锋芒毕露的人也有,比如说,飞扬跋扈的陆树铮,因为才能卓越,深得段祺瑞的喜爱,因此一飞冲天,一发不可收拾。因为成功的经历来的太快,没有多少阅历的积累,因此养成了陆树铮目中无人的性格特点,总以为天底下老子最大。段祺瑞的直接提拔式与曹锟的历经磨难式,究竟是哪一种培养人才的方式能够成功,关
键在此一战!
与其说是两大军阀的对垒,倒不如说是两种人才培养方式的较量……
“原来如此,佩孚感谢大帅的栽培,感激不尽,此生必将誓死效命于大帅麾下,至死不渝!”
听完曹锟的解释,吴佩孚的心中甚是感动,原来,为了能够让自己真正的培养起来,曹锟居然是如此煞费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