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走了特使,袁兆龙立刻将黎元洪召集到了办公室里,听听他的看法。
袁兆龙将前因后果诉于黎元洪,听完袁兆龙的话之后,黎元洪思衬片刻,他在当大统的时期,就曾经与张作霖打过交道,张作霖给他的印象是粗野、蛮横、不讲理,野心勃勃的一个人,眼中没有感情,只有利益。
跟他打交道,就得做好吃亏的打算。
黎元洪意味深长的说道:“跟土匪打交道,还是小心为妙。千万不要因为眼前的小利益而贻误了大局。”
虽然知道袁兆龙的性格沉稳,不会做出因小而失大的蠢事,可黎元洪还是忍不住再提醒袁兆龙一句。
袁兆龙的手指轻轻的敲击着桌面,把自己琢磨的话说给黎元洪听。
“这个东北王来势汹汹,意图称雄关内,问鼎中原,是个十足的野心家,与我结盟的诚意十足,可眼下,并不是鄂奉联盟的时候,更何况,北洋的水这么深,谁又能摸得到底呢?做朋友可以,但做盟友,还是就此打住吧。”
袁兆龙给张作霖谋划的大军阀战略下了定义,仅限于朋友就好。
不想跟张作霖这么一个人牵扯的关系太深,不管是冯国璋还是段祺瑞,都不希望看见这两拨最大的地方性军阀合作,如此一来,威胁性更大。鄂奉联盟,无疑是触碰了执政北洋zf的逆鳞,袁兆龙才不想去碰这个霉头呢。
眼瞅着冯国璋卸任在即,无数双眼睛都在盯着那统的宝座,蠢蠢欲动,谁都想在这个时间关节上搞点事情,宣示存在感,可谁都怕出事,不好收场。袁兆龙相信,张作霖私底下派遣特使联系湖北之事,即便是做的再天衣无缝,也肯定会被有心人察觉。
说不定此时此刻,有关他与东北特使之间的谈话内容已经呈到了段祺瑞办公桌上,毕竟,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尤其是他跟张作霖这等风云人物,一举一动都被有心人观察的死死的,绝不放过任何的蛛丝马迹。
第四百九十三章东北虎与扬子鳄(下)
皖系同奉系之间可以因暂时的利益而联盟,自然也会因为核心的矛盾冲突而决裂,因为段祺瑞想学秦始皇一统六国,任何军阀都是他统一之路上的绊脚石。
就更别提张作霖这个在关外叱咤风云的东北王了,对于皖系而言,除掉奉系,也是早晚的事情。
张作霖不会坐以待毙,更不会任由皖系处置,虽说现在皖奉之间刚刚缔结联盟,但张作霖已经开始未雨绸缪,为以后的事情做打算了。
万一等到段祺瑞卸磨杀驴的那天,也好有个二手的应对策略。地方军阀之间才会有共同的利益联系,所以张作霖从不计其数的地方军阀势力中挑中了袁兆龙,除去把控中央zf的两大北洋嫡系之外,能与他奉系相提并论的地方势力,寥寥无几,太小的张作霖也瞧不上,即便是联盟,也不会有太大的效果,起不到威慑的作用。
西北的冯玉祥算一号人物,可惜地势偏僻,实力有限,而且是陆建章的旧部,因为老大被杀的缘故,与徐树铮不和,一直有仇。
山西也有一位姓阎的督军崭露头角,刚刚冒头,还不具备称雄一方的资格。
西南的滇系和桂系,在护法之战中大伤元气,再不敢叫板北洋zf,难成大器。
算来算去,张作霖挑中了袁兆龙。
这条盘踞在长江的扬子鳄,历经7风云年而不倒,游刃有余,鄂系军阀的地盘反而在皖系的打压之下坐大。
论起来实力,鄂系与奉系不相上下,论起来出身,和他张作霖一样,袁兆龙也非北洋正统小站出身,是一个半路出家的和尚。
他奉系面临着被打压的风险,鄂系何尝不是正面临着如此处境呢?
综上所述,张作霖似乎是看到了他们两派之间联盟的可行性,在他看来,强强联合,袁兆龙根本就没有拒绝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