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会战

重生之军阀生涯 花尾龙 2251 字 12个月前

有这么一层土盖着,动都不动的趴在地,有种死人的感觉,与死人唯一的区别在于,他们随时能够从地爬起来。

桂军也不甘示弱,拉出来火炮,调整好射击方位,填装炮弹,开火!

展开对射。

第三师也品尝到了挨炮轰的滋味,毕竟火炮的口径没得,火力弱是劣势。北洋军吹响冲锋的号角,步兵协同骑兵向北洋的阵地发起进攻!枪林弹雨,人来人往,厮杀不止……

在广州,军政府国会非常会议通过军政府组织大纲修正案,决定军政府大元帅元首制改行总裁合议制,一个人的权力分散到一群人的手。

会议选举唐绍仪、唐继尧、陆荣廷、伍廷芳、孙先生、林葆怿、岑春煊为军政府政务总裁,逼迫孙先生辞去大元帅职务。

图穷匕见,孙先生愤而辞职,准备离开广州,又是这样的结局,满怀期待而来,满腹失望而去!

孙先生算是看透了,鄂系、桂系以护法为名,实则开疆扩土,扩充党派势力,争夺地盘的真实目的!

指望军阀来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护法救国,根本不可能!

因为在军阀们的眼,个人利益永远高于一切!

唐、陆二人割据自雄,因而极力限制、排挤和打击军政府的革命活动,革命党在军政府的角色始终是个配角。

军政府大权落在西南军阀的手,孙先生失望,可又没有办法解决问题,辞职是他唯一的选择。

更是让孙先生看清楚了,军阀是威胁整个社会的罪恶根瘤,军阀一日不除,国一日不得安宁!

夜幕,孙先生坐了离开广州的轮船,下一站在海,孙先生要去海走一趟,去那里看一看,或许会找到其他不同的答案。

……

本书来自

第四百四十五章会战

袁兆龙很好,冯国璋手下第一大将,直系的二号头目,曹琨,居然会走向了段祺瑞这一边,而不是与老领导冯国璋一起并肩作战。

难不成,真的是个人利益高于一切?

袁兆龙很想知道,曹琨最后能够从段祺瑞这里得到些什么呢,别到头来,弄一个鸡飞蛋打。

不过,看皖系这种排外的思想如此严重,袁兆龙估计曹琨真的可能会落一个两手空空的下场……

袁兆龙倒也不是在同情他,只是不知道他是如何想的。

然而,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湖南肆虐,大杀四方的吴佩孚好像是冲着他来的。袁兆龙回忆以前,除了护国战争期间,北洋第三师曾经与鄂军第三师交过手,那个时候,吴佩孚还是个旅长呢,战争以平局收场,两者之间并没有深仇大恨。

袁兆龙能够清楚的感觉到,吴佩孚正在向自己耀武扬威……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袁兆龙只是没有考虑到一点,成名太早也是一种压力。

袁兆龙还不到三十岁的年纪,已经是与冯国璋、段祺瑞齐名的大军阀头领,独掌一方大权。如果说和袁兆龙没得的话,说说孙传芳那小子,也才三十出头,年初的时候被王占元提拔成了北洋第一师师长,前途无量。

再看看自己,四十多岁了,才熬成了一个师长的职务,这让吴佩孚的心理很不平衡,凭啥!

凭啥他们一个个的都自己混的好!

论学识、论统兵方略,吴佩孚敢拍胸脯保证,自己绝不他们两个差!

所以,吴佩孚也想借助征战河南的这个机会,向袁兆龙宣扬武力!

然而吴佩孚可能没有想到,他没勾起袁兆龙的兴趣,倒是把鄂军第一战争狂人赵永亮的兴趣勾起来了……

“毕竟曹琨也是个大麻烦,放在湖北也不安全,还是把他盯紧点吧。”

卧榻之下,岂能容他人酣睡,曹琨大摇大摆的滞留在湖北,让赵永亮的心里始终感觉不踏实,仿佛时不时的会被他咬一口。

最好是把他赶出湖北,或者是把他给控制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