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元洪哑然无语,回想起来,的确是这么回事……
袁兆龙当初在北京的时候千叮咛万嘱咐,千万不要与段祺瑞起冲突,可到头来,真正的当了大总统之后,这些忠言全都忘了后脑勺去了,满门心思想着当总统,掌握权力。
这么论起来,的确是他失信在先,袁兆龙不帮他也是有道理的,若是袁兆龙真的有实力同段祺瑞斗一斗的话,还用得着这么嘱咐自己了吗?
忽然间,黎元洪有些后悔了,后悔自己过于心急,坏了大局……
黎元洪一拍脑门,后悔道:“唉!娘的,都是老哥不好,猪油蒙了心,没读懂兄弟的好意,才落得今天这么一个下场!哎呀,真是后悔死了!”
“行了,别扯这些没用的了,都已经过去了,来,喝茶。”袁兆龙是已经看开了,从一开始没指望这个老哥能办成啥事,不靠谱。
喝一口热茶,黎元洪问道:“今儿个我看报纸,兄弟咋还成了军政府的元帅了,啥时候的事?”
袁兆龙苦笑道:“别说是你不知道了,连我这个当事人也是今天从报纸刚刚知道的。”
“哦?有意思,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黎元洪来了兴趣,居然还有被动当官的。
袁兆龙将孙先生成立军政府前因后果,孙先生与自己的联络通信以及那帮议员们在唐继尧的带领下推举自己做总裁和元帅的事情一并告诉了黎元洪。
黎元洪听的是瞠目结舌,咂咂嘴道:“好一个响当当的元帅名头,天掉下来这么大的一个馅饼,可冰雹都能砸死人,何况馅饼这么大的玩意儿了。冯国璋和段祺瑞怎么说?他们知道吗?”
黎元洪敢打赌,若是袁兆龙答应去做这个总裁和元帅的话,皖系、直系肯定会对湖北用兵!惹火烧身,在所难免。
黎元洪经过府院之争这场波折之后,也算是开了窍了,知道这个世界不如自己想的那么好。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一目了然。
黎元洪回忆道:“想当初,我做大总统的时候,主张恢复了民国临时约法,目的不为别的,起码能把革命党拉拢进来,借助革命党的力量牵制段祺瑞,可不成想,造化弄人,老子下野太快。现在北洋主政,自然不可能会允许革命党这种外来势力抢班夺权。
革命党虽说的确是以前强了许多,也有地盘,有部队,不客气的说,即便是再强十倍,也不是北洋的对手。孙这一步又走了差棋,必然一败涂地!”
黎元洪没有贬低革命党的意思,他说的都是事实,直系、皖系,北洋集团两个最大的派系,也是最强派系,北洋集团正统嫡系。
再看看军政府这边都是些啥,滇系、桂系,偏支派系,装备和兵员素质都是北洋最差的,士兵们整体水平都不行,极大部分都是“双枪兵”,一肩扛着步枪,一肩扛着烟枪,冲锋两步得躺下抽两口大烟,这等水准的部队,怎么可能形成得了像样的战斗力呢。
“兄弟,你可考虑清楚了啊!这是个火坑,你可别没事往里跳,把自己给搭了进去!老哥我还等着投奔你升官发财呢!”
黎元洪赶紧的劝两句袁兆龙,他怕袁兆龙脑袋瓜子一热,拉拢起部队投奔了军政府,放着湖北的土皇帝不做,去做一个虚职没用的元帅,同时得罪冯国璋和段祺瑞,得不偿失。
“兄弟,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做事三思而后行,你不是一个人,你的身后还有整个鄂系利益,可千万别意气用事,贸然的做蠢事,后悔可来不及了。”
“哈哈哈!行了,老哥,我懂你意思,我也知道该怎么做。”袁兆龙哈哈一笑。
袁兆龙又不傻,他自然分得清利弊。孙先生一腔爱国热血和对国家民族的一颗热枕之心没有问题,他的心里绝对装着国家和人民,但是支持他的那群人呢,又有几个是真正的忠心于革命事业?
又有几个人是怀着和孙先生一样的情怀为国家尽力的呢?
除了孙先生和个别的几个人之外,袁兆龙不信任这个军政府的每一个人,包括力排众议,把他送元帅和总裁之位的唐、陆二人,袁兆龙分析他们二人的心思也不单纯……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