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劳工来替代军人,勉强也能说得过去,毕竟洋鬼子也并不看好国兵的战斗力,也是认为窝里横还不错,真要是在欧洲大陆,同人高马大装备精良的德国鬼子打起来,未必堪得起大用。
来干点杂活,解放战斗力,倒也是一个不错的想法。
天津码头,悬挂着英国国旗的游轮停靠在岸边,有英国佬士兵在岸维持着秩序,成群的劳工带着行囊,排着队接受着英国兵的检查,然后一个个的登船。
也有劳工落在队伍的后面,正在同前来送行的家人做最后的道别。
一个身形瘦削的劳工正蹲在地,用粗糙的大手给哭泣的儿子擦去泪水。
安慰哄孩子,说道:“不哭,不哭,爹是挣大钱去了,能发了财回来,留给宝儿天天买麦芽糖吃,把咱家那漏雨的房子拆了,重新盖一间大瓦房,再买几亩地,以后咱们家也当地主!”
孩子他娘也在抹着眼泪,对孩子而言,只是爸爸走了,而对孩他娘来说家里唯一的顶梁柱没了,这个世道男人活命都艰辛,别提扔家里这孤儿寡母了。
“孩他爹,你这一去还不知道几年呢,留我们娘俩,这日子可咋过呢,外面也是兵荒马乱的,万一有个好歹……”
男人不乐意了,斥责道:“放屁,少说这些没用的丧气话,老子是去挣大钱,不是去打仗,枪炮来了,我难道不会躲着点吗?日子咋过不是过,家里留的这点东西,够你们娘俩过一年了,最多一年,我回来了。还有,我不在家这些日子里,离隔壁老王头远远的,要是等我回来之后,听到风言风语,你敢给老子扣绿帽子,别怪老子弄死你!”
特别是后面这句话,这才是男人最在意的重点。
“行了,闲话不跟你废话了,老子要登船了!”
本书来自
第四百二十二章劳工和学生(二)
朝气蓬勃的新人们会诞生不计其数的将军领袖,袁兆龙可以自豪的告诉世人,未来二十年的国政权的主导者一定会从这里诞生!
未来他袁兆龙叫板国其他势力的最大倚仗不是鄂军、不是洋人、而是他们!
依靠着他们,新兴力量的支持,才会走的更远。
为了让他们更快的成熟,见识到更多的世面,袁兆龙又有了新的想法。
“同学们好!”袁兆龙走主席台,冲着台下的学生们招手示意。
“校长好!”同学们用洪亮划一的声音回答他。
袁兆龙乐呵呵的看着这帮毕业的学生们,心颇有感慨,这批学生可能是他关注视线最少的一批了,因为繁忙的事务,一次见这批学生的时候,还是在他们初入学的时间,两年的时间一晃而过,再一次见他们,竟然是毕业的时候。
袁兆龙看着学生们说道:“哈哈哈,同学们,我们又见面了,次见你们的时候,你们还是一身稚气的孩子们,两年军校的磨砺和学习时间里,你们长大了,有个军人的样子了,看到你们每一个人都有进步,我感到很欣慰,很自豪,自豪你们是我的学生!我的名衔有很多,湖北督军、鄂军总司令、总督、丈夫,还有父亲,然而这么多称呼里面,我最喜欢的是校长。最喜欢听的是军校的学生称呼我一声校长。”
“校长好!”也不知是谁带头叫了一声。紧接着刚才更洪亮的声音响起来。
“校长好!”
一连喊了三声,方才停住声音,都在等着袁兆龙接下来的讲话。
袁兆龙继续讲话。“依照你们的学识和能力,距离一个真正的将军,欠缺的仅仅只是战场和敌人搏杀的经验!我丝毫不怀疑,五年后,十年后,会从你们当走出来将军、元帅、甚至是大总统!不要看轻自己,要相信自己,你们不任何人要差!未来属于你们!”
校长的肯定无疑是对他们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