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天都堵得住,堵不住读书人的嘴,仇都放的下,放不下读书人手的这支笔。尤其是口若悬河的读书人拿着笔,更是了不得。呵呵,袁世凯当初,没少因为这些事火。”
曹汝霖笑着从地捡起来,然后扔进了垃圾桶里面。
袁世凯倒台了,曹汝霖依然风生水起,其原因便是因为他在政府机构里一直协助袁世凯,大大小小的事务他都曾参与,经验丰富。
最关键的是,曹汝霖不是冯国璋的人!
准确说,他不属于任何党派,段祺瑞的新政府缺少这么一个人来协助他尽快的全面掌管国政事宜。
“哼,真想通通的禁掉这些整天只会胡说八道,散布谣言的报社!”
段祺瑞想想火。
曹汝霖道:“这种想法,袁世凯以前也有过,可是行不通,民国时代乃是民主时代,言论自由也是民主形式之一,倘若以政府的名义强行堵住老百姓的嘴,肯定又会激起民愤,又会有人来骂咱们独裁,被有心人抓住机会,第二次护国运动说不定又闹起来了呢。”
“唉,这我知道,是生气!”
段祺瑞也是嘴说说而已,并不敢真的做出这种事情,不是没有能力,而是不敢。
何况,冯国璋这个“有心人”正在暗地里憋着劲找茬呢!
段祺瑞喝口凉茶,清清火。“说点正事,商量一下,总统让谁来做较合适。”
袁世凯取消帝位之后,又坐回了大总统的位置,也没人反对,如今他死了,死在了任期之内,总统的位置空缺出来了。
虽说国家大权掌控在国务总理段祺瑞的手里,但是总统这么空缺着,很不好看。
当务之急,乃是尽快推举出一位新的总统顶这个空缺。不过有一点,新来的这位总统,不管是谁,都不能同段祺瑞争权!
也是说,新的总统手不会有实际的权力,管理国家的大权在总理的手里,总统尽是一个吉祥物式的摆设。
资历老成、没有功利心、能够服众,这样的人有谁呢?
本书来自
第三百七十六章新的总统
“老哥,放心好了,兄弟心里有数。”
袁兆龙明白,袁世凯死活着的时候,有他这袁大头的威望和名气镇压着,北洋军阀们虽说相互不和,却也不敢明着争斗。
私下里暗潮涌动,你争我夺,但维持着表面的太平安宁。
袁世凯一死,表面这张贴着和善的薄纸也被撕了下来,要怪怪谁?谁让段祺瑞的威望镇不住与他同僚多年的将军们呢!
冯国璋公然拉帮结派挑衅段祺瑞,直接不将这个一把手放在眼里,无视他,段祺瑞心里恼怒,却又无可奈何。
冯、段二人的决裂是整个北洋混乱的开始,地方势力悍然挑战央政府的权威,标志着北洋正式进入群雄并起的乱世时代……
将军们吊唁袁世凯,说是送大总统一程,向大总统告别,与其说告别的袁世凯,不如说告别的是一个时代。
袁世凯代表的北洋集权时代结束了,新的北洋军阀混战时代要开启了。
袁府家门前路过一老一少两个衣衫褴褛的行脚人,干枯清瘦的老人挽着长发,一根木髻扎在头,一尺长的美髯修建的整整齐齐。
脏破的灰色道袍穿在身,颇有几分得道高人的打扮。在他身边的小徒儿也是一身道袍的打扮,身背着包袱,手里拿着拂尘。
挂着白幡的门前,一大群人正在排队吊唁。
小徒儿对师父说道:“师父,国的大总统死了,有人说他好,有人说他坏,那他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呢?国会真正的和平吗?”
老道士捻一缕胡须,悠悠道:“道不尽,岁月如歌,看不穿,人间烽火,品不透,人生百味,话不完,儿女情长……
潮起潮落,花开花谢。
西落夕阳的迟暮,明朝新日的升腾。
无边黑夜终有尽,一缕清光人世净。人心两面,善恶难言,好与坏,无从论定。这便是人性。”
“听不懂。”
小道士摇摇头,他只想知道,刚死的这位总统到底是个好人呢?还是个坏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