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收入与开销相互抵消之后,仍是入不敷出,亏空的缺口在千万以。”
段祺瑞放下报表,双眉拧成了疙瘩,额头沁着汗珠,脸色甚是难看。
“你说,我现在辞职不干,来得及吗?”
孙宝无奈一笑:“都辞职吧,我也一起辞职,这烂摊子谁爱管让谁管去吧。”
“唉!”
段祺瑞无奈的叹口气,他想收拾东西回家,不干了,这个国务总理的位置不好坐啊,早知如此的话,推荐冯国璋来做了。
债台高筑的穷困政府,段祺瑞有一种沉沉的无力感。
袁世凯啊袁世凯,到最后了,你也不忘坑我一把……
段祺瑞感觉自己不是个国务总理,而是一个裁缝,袁世凯把好处全都给享受完了,扔下一个残破不堪的残局,让自己拿着针线来缝缝补补,修补这破败的局面。
政府没钱,只能借钱生存,欠下的外债也越来越多,欠钱只能再借钱来填补窟窿,周而复始,已经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最恶心的是,还有各省的总督和将军,伸手要钱,又得是将近千万的开销。账面仅余不到几十万的资金,那里还拿的出钱来!
生产力需要及时恢复,老百姓需要过日子,要活命,又是千万的开支。
没办法,尽管段祺瑞十分不愿意,也要走一条借钱还钱、还钱借钱的道路……
本书来自
第三百六十二章残局
退位宣言颁布之后,华帝国不复存在,袁世凯名义仍然保留着华民国大总统的名号,但实际已经彻底失去了对于这个国家的掌控权,国的大权落在了段祺瑞的手。
段祺瑞掌控政权之后,身份又从参谋总长升任为国务总理。
段祺瑞赴任之后,迫不及待的重新组织起华民国新一届内阁,财务总长孙宝、司法总长章宗祥、海军总长陆冠雄,对了,还有外交总长曹汝霖,作为袁世凯主要幕僚之一的他,仍然在新一届的政府内谋得了一份职务。
虽说曹汝霖是袁世凯的人,段祺瑞不太喜欢他,但曹汝霖这个人确实是具备很强的外交经验,用他也是迫不得已。还有早已告别政坛的徐世昌和王士珍都被段祺瑞请了回来,请他们二人出山协助,段祺瑞是为了防备冯国璋的夺权发难。
要知道段祺瑞组建的这届内阁,几乎都是他的党羽,故意排挤其他派系,连冯国璋本人都没能得到个一官半职。
由此可见,冯国璋得多么生气恼怒,所以请徐世昌、王士珍二位出山,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镇一镇冯国璋。
何况二位的经验和能力也能为段祺瑞稳住权力提供不小的帮助,助他一臂之力。
参谋总长王士珍、国务卿徐世昌,他们两个的到位,宣告着段祺瑞的内阁彻底组建完成。
内阁组建完毕之后,摆在段祺瑞眼前最主要的任务是尽快的将因为讨伐华帝国而掀起的护国之战这副烂摊子收拾干净。
既然华帝国不存在了,意味着讨伐的对象消失了,恢复了华民国的统治,各地的护国军也没有继续开战的由头了。
段祺瑞以国务总理的名义向各路护国军首领下达了命令,责令所有护国军地取消独立番号,重新回归民国部队战斗序列。
护国军们以袁兆龙为龙头老大,袁兆龙代表湖北第一个宣布接受段祺瑞内阁政府的指令。湖北鄂军收兵,袁兆龙率领部队从河南撤军。
随后,云南滇军收兵,唐继尧率部队返回云南。江西护国军撤军、四川护国军撤军……
并没有出现反抗命令的行为,这也让段祺瑞松了口气,看来,他这个总理的话挺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