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护国

重生之军阀生涯 花尾龙 2411 字 12个月前

举杯畅饮,火辣辣的酒水进入腹,大喊一声爽,雄赳赳,气昂昂奔赴战场……

“好你个袁兆龙,竟然头一个站出来反老子!丝毫不念旧情!好,好,你很好!”

从袁兆龙的身,袁世凯品尝到了农夫与蛇的味道,农夫把冻僵的蛇揣到怀里救回了性命,而蛇居然不念救命之恩,反而起兵造反,想要农夫的性命!

袁兆龙是袁世凯眼看着,从一个一腔热血的起义革命者一步步成长为一名盘踞一方的军阀将军。

从亲密无间的栽培,到若即若离的分心,再到现在撕破脸的兵戎相见,相爱相杀的两个袁姓人走到了今天这一步。

袁世凯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四年前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革命小子,如今竟然已经成为了胆敢同他叫板的头号反对派势力!

命运竟然会如此有趣……

“大总统,袁兆龙虽然在湖北起兵,但其主力兵马第一师被牵制在青岛,实力并不算强劲,何况四川还有段芝贵,江西的李纯他们的兵马并不弱于鄂军,两面夹击,鄂军必然忙着疲于奔命,所以不足为虑。云南蔡锷,他的部队更是弱于鄂军,威胁程度远不如同鄂军相提并论,张敬尧的兵马足以应付。”

曹汝霖为袁世凯分析着纸面力量对此,几年来,袁世凯一直都在提防着袁兆龙和蔡锷,早些年布下的暗子现也能派用场,不必手足无措。

“各路反军虽然不少,可真正成气候,能够威胁到咱们的兵马也是他们二人罢了,其他的泛泛之辈,不必过于在意。”

曹汝霖担心道:“别的都没问题,不过有一点臣最担心。”

袁世凯问道:“你是说段祺瑞和冯国璋他们?”

曹汝霖点点头说道:“是的,湖北独立,云南独立,各个地方都大大小小的闹起了独立,北洋的将军们多多少少也表明了忠心大总统的态度,并且出兵剿匪。

而唯独段祺瑞与冯国璋仍然没有做出任何程度的解释,也没有发表意见,同时他们手底下的将军们也是按兵不动,保持沉默,臣害怕……万一……”

本书来自

第三百一十九章护国

“袁贼妄称天威神武之日,即吾民降作奴隶牛马之时,此仁人志士所为仰天椎心,虽肝胆涂疆场、膏血润原野而不辞也。军府痛宗国之陆沉,愤独夫之肆虐,爰率义旅,誓殄元凶,再奠新邦,期与吾国民更始。

原豪俊,望旆来归;草泽英雄,闻风斯起。诸袁将吏士卒反正及降者,不次擢赏,勿有所问;若其弃顺效逆,执迷不复,大兵既至,诛罚必申,虽欲悔之,晚无及也。布告天下,咸使闻之。檄到如律令……”

一篇慷慨激昂的讨袁檄从武昌发布出去宣示这二袁之间彻底决裂。

横竖既然如此,袁兆龙已经不再对袁世凯抱有任何希望了,袁世凯走到今天这一步,一切后果,均是他咎由自取!

在武昌,青年士兵们军汇集在一起,从他们稚嫩的脸可以看见岁月和时间给他们留下的印记,在战火,他们从一群青涩不懂事的学生蜕变成了英武果敢的军人。

用一次又一次胜利的战役为学生兵、青年军正名,他们是一群不弱于任何部队的精英!

为了湖北,他们成长为合格的军人,青年军扛起了湖北半边天。这一次,为了国,为了民族未来,青年军仍然义无反顾,他们要承担起急先锋的责任!

风起云涌之际,他们要掌握这个国家未来的话语权!死生存亡之时,他们要让全国倾听到他们震慑人心的呐喊!

临时搭建起来的阅兵水泥高台,袁兆龙走到最面,看着台下队列整齐划一的官兵们,统一穿着崭新的军装,意气风发,朝气蓬勃,袁兆龙的心充满了浓浓的自豪感。

这是他一手栽培起来的军队,这是他亲自打磨出来的精锐之师!

厉兵秣马,宝剑出鞘,只为今日!

看着数千青年军的士兵们,心顿生豪迈之气。

袁兆龙站在台,向士兵们挥手示意:“同学们好!”

士兵们用震耳欲聋的声音回应道:“校长好!”

袁兆龙赞许的说道:“自从湖北陆军军官学校成立的第一天起,我期盼着这一天的到来,期盼你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战士,合格的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