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始至终,袁世凯也没有透露出日本人提出二十一条的交换条件是什么,袁世凯宁可烂在肚子里。而曹汝霖是他的心腹,也不会随随便便的将这些事情透露出去。
可以预想而知,《二十一条密约》的内容,不需要流传出去太多,哪怕是一半,都将会掀起滔天巨浪!
风云再起,平静的生活将会被再度打破……
“同学们,听说了没有,日本人向咱们提出了二十一条,想让咱们国从此沦为日本人的殖民地!”
在袁世凯的授意之下,二十一条的内容“不经意”间走漏了消息,当报纸刊登了有关于二十一条的新闻之后,民间炸了锅!
尤其是学校里的学生们,更是沸腾了起来。在北京的一所学校里,一个同学手里扬着刚从街买来的报纸,大声宣扬着。
“同学们,都来看看吧,日本鬼子企图亡我国,提出了十一条不平等条约,欲将我华民族置于死地!”
有同学纠正道:“不对,不对,你说的不对,不是十一条,而是二十一条!”
“什么,二十一条!都写了些什么?袁世凯大总统同意了吗?”
“日本人太可恨了。”
学生们争抢着看报纸,都想知道究竟。学校里都是一群有理想有抱负的热血青年,满怀着华崛起的信念走进学校,学习一身本领报效国家,为华之崛起而读书!
一腔热血,刚烈的年轻人怎能受得了这样的刺激。忽然有一个学生跳讲桌,站在桌子,挥舞着拳头,大声喊道:“同学们,国家危亡在此时!我们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此走穷途末路,我们要游行!要示威!要让执政当局,让北洋政府知道学生们的态度!绝不能答应二十一条!绝不能签字同意!”
“对!游行,我们要游行示威!”
本书来自
第二百八十三章学生游行
“芝泉兄想法太过于极端,20年前北洋水师何等强盛,结果日黄海一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时至今日,水师仍不复当年之盛景。尚未开战,我军已失去制海权,况且我北洋军之间也非铁板一块,日之间若是再起战火,只怕仍是不敌。”外交总长孙宝提出了悲观意见。
段祺瑞不乐意了。“孙总长,听您这话的意思是说我北洋军都是一群酒囊饭袋之徒,无力保家卫国,只会互相残杀呗!”
孙宝摆摆手。“唉,芝泉兄多想了,孙某只是事论事,切勿对号入座。毕竟日两国之间,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方面,日本都要远胜于我国,倘若开战,吃亏受罪的仍会是国,我只是不想看国大地生灵涂炭。”
“哼!照孙总长的说法,怕死怕事怕打仗,干脆军队也别要了,直接解散得了,日本人要咱们干什么干什么,五色旗也别挂了,换成小日本的膏药旗行了。国话也别说了,都他娘的学日语够了!以后别说是炎黄子孙,说是日本鬼子的孝子贤孙得了!”
铁骨铮铮,行伍出身的段祺瑞最看不惯的是人怯战,尊严和生命,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
日本人提出这种条款,每一条都是越过国尊严底线,将国人的尊严无情的践踏!
每一条都是冲着亡国灭种而来的,这让段祺瑞无法接受,更无法接受的是都已经到这份了,居然还有投降主义存在!如果这种人出现在他的部队里的话,早拉出去枪毙了!
听着段祺瑞的讽刺,孙宝的面子也过不去,怒道:“段祺瑞!你这是说的什么混话!我这么说,不是为了国老百姓的利益而着想吗!难道你非要看着尸横遍野,民不聊生才肯罢休不成!”
段祺瑞说话不饶人,咄咄逼人:“宁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丧失了气节和尊严的民族,与行尸走肉有何区别!孙总长,您是不是跪着当奴才当久了,忽然间让您站起来当人,不习惯了!”
“段祺瑞!”
越说越火,孙宝只是委婉的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罢了,却被段祺瑞纲线一通讽刺。
越说越来气,孙宝想挽起袖子和段祺瑞干一架!
曹汝霖连忙按住孙宝,劝道:“二位,二位~二位总长大人,您两位都是有身份之人,如此争持不休,岂不是有失体统,各退一步,看在大总统的面子,都消消气,少说两句。”
“哼!武夫!”孙宝不去看段祺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