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用筷子夹一块羊肉放嘴里,香嫩酥软。
“诸位有什么看法?”
看过的人皆是目瞪口呆,被日本人的大胃口惊到了。
传至段祺瑞这边,段祺瑞连连摇头。“荒唐,简直是岂有此理!小日本这是想干吗?把我大华当成它的殖民地不成!异想天开,痴人说梦!大总统,此条款万万不可答应!”
徐世昌看向袁世凯询问道:“大总统,日本人不可能会无缘无故提出如此荒唐无理之条件,一定是有所图谋,事出有因,不知日本人为何会如此无理取闹?”
徐世昌不愧为北洋第一老狐狸,一眼看出了问题所在,趁火打劫也要有个由头,国虽弱,但倾举国之力同日本对抗,日本也是吃不消的,好端端的日本人忽然要同国签署如此不平等条约,绝对有问题!
肯定有人想从得到利益……
看着袁世凯,徐世昌好像是猜到了些什么,却又不好明说。
袁世凯道:“日本人提出这份密约,无非是想趁着西方列强们混战之际,想从国谋取更多的利益,来一次趁火打劫罢了。日本人的意思是,签署这份密约之后,会全力帮助北洋巩固稳定国内局势,打压反对派,奠定北洋执政派独一无二的地位。”
袁世凯含糊带过,并没有将藤野纯一郎承诺的皇帝梦交换条件说出来,因为在座的各位,段祺瑞和徐世昌是他称帝的反对者。
“哼,小鬼子如此猖狂,胃口张的这么大,也不怕撑破了肚子!是不签,看他能如何,若是日本人挑起战火,要战便战!我北洋军也不是吃素的!”
段祺瑞言辞严厉,激烈的反对签署这份丧权辱国的密约。
在他看来,签了这份密约之后,与直接门给日本人磕头当儿子没有什么区别!
堂堂华岂能受倭国小儿之鸟气!
本书来自
第二百八十二章岂有此理
背靠大树好乘凉,有权有势不如有个好干爹!鄂军与英国人合作,通过联手打压德国在华利益,被英国视为远东地区的代言人。()
因为有着英国人在背后支持,袁兆龙要枪给枪,要钱给钱,虽然现在的鄂军并非日军的对手,轻易之间,日军不敢贸然向鄂军开战。
英国人虽说正忙着在欧洲同德国佬干仗,腾不出手管理远东,但顾不并不等于放弃,倘若在这个时候,日本人动了鄂军,将会被英国人视为对手。
赶了二次工业革命发展的契机,日本近几年发展的速度甚至超过了英国,但毕竟英国乃是老牌资本主义强国,底蕴雄厚,日本人还惹不起英国人。
日本向德国宣战,意味着加入了以英国为主导的协约国组织,英国人摆明了态度,袁兆龙是他们罩着的,若是日本为了青岛而动了鄂军,几乎等同于挑战英国,侵犯英国在远东地区的利益。等到打败德国人之后,腾出手来的英国人会善罢甘休吗?
日本人虽然对青岛垂涎三尺,可他们不傻,明白利弊和得失。
横在日军和青岛之间的鄂军成了日本吞并山东半岛的障碍,不能直接通过战争的手段赶走鄂军,那只能通过其他的方式让鄂军主动让出青岛。
于是在《二十一条密约》,主要的一条表示德国在山东的所有权益均由日本继承,为的是让袁世凯以总统的身份命令鄂军离开青岛,让袁兆龙拱手相让。
说来也真是有意思,如果不是鄂军向德国宣战,并且继而收复青岛,日本人忌惮英国人的话,早自己出兵直接占领了。恐怕二十一条没有这一条了,成为二十条。
“内忧外患,内忧外患呐!”
袁世凯感觉有点头疼,因为称帝,国内这这一摊子事还没解决,日本人又来逼宫。
曹汝霖询问道:“那这份密约是给日本人送回去还是留下?”
曹汝霖不敢擅作主张,毕竟这事儿太大了,不平等条约可不是谁都敢签的,整不好会成为民族罪人,遭后人唾骂,一辈子抬不起头来。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具备李鸿章这种胆识和魄力……
“先放在我这里吧,以后再商量。”
袁世凯选择留下这份密约,想做皇帝,列强的支持必不可少,但这份丧权辱国的条约也不能签字,倘若签了这份密约,一世的英名将会彻底毁在这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