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锷一口将茶碗里的茶水饮完,火盆的木炭燃烧了一般,烧出了红色印记。
蔡锷说道:“袁世凯的动作越来越快,我们也不能在等下去了,夜长梦多,我要连夜赶回云南了,梁先生,告辞了。”
“啊?这走?”梁启超没想到蔡锷的速度居然这么快,前脚刚刚定好的决策,后脚他要施行。
蔡锷抬眼看一眼窗外,阴云密布,不多一会儿,片片雪花飘落,京城笼罩在百色的雪雾。
外面传来小书童小六子激动欢快的声音。
“噢!噢!下雪喽!又可以打雪仗喽!再大点,下的再大点!”
蔡锷道:“要走了,云南我已经太久没有回去了,许多事情都要从头再来,必须尽快离开。梁先生,以后有机会,蔡某定要请梁先生喝茶!”
“哈哈哈!好,我等你那一天,希望那个时候,已是国泰民安!”梁启超也笑道。
“告辞!”
“我送你。”梁启超将蔡锷送到门外。
“再会。”
迎着雪花,蔡锷转身离去,愈行愈远,在雪地里留下一串脚印。
站在门口,小六子问向梁启超。“先生,这位蔡将军是个什么人呢?”
梁启超目送蔡锷,一手抚在小六子的脑袋,说道:“英雄,一个为国为民的英雄。”
“噢。”小六子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将来,我也要做一个这样的英雄!”
梁启超温和的目光看着小六子。“你会成为英雄的,因为这个国家的未来在你们身,你们少年是国家的未来。”
本书来自
第二百七十五章密谋兵谏
蔡锷离开天坛,叫一辆黄包车,车夫将他送到铁帽儿胡同十一号,付了钱,下车,叫开门。
出来一个约摸十一二岁的孩子,探出头来瞪着好的大眼睛,看着面前这位穿着军装的男人,疑问道:“这位先生,请问您找谁?”
蔡锷笑道:“呵呵呵,敢问小管家,饮冰室主人可在否?在下蔡锷,特来拜会梁先生。”
“哦,原来你是蔡锷呀!松坡先生,我家主人在里面看书呢,请先生进来吧。”
书童打开门,请蔡锷进门。走到书房门口,正巧看见梁启超迎到门外。
梁启超拱手作揖,笑道:“我说今天门口喜鹊叽叽喳喳的叫个不停,原来是有贵客登门,小六子,快去给蔡将军沏茶,沏好茶,把我从福建带回来的好茶泡。蔡将军,请。”
梁启超将蔡锷请进了书房,这个叫小六子的书童年纪不大,但手脚麻利,听话,没多大一会儿功夫,烧好热水,冲一壶开水,倒两杯热茶,机灵懂事的小六子还拿过来一个火盆,扔两块木炭,使房间里的温度暖和一些。
蔡锷今日来找的这位饮冰室主人乃是当年大清时期公车书,奏请光绪皇帝,发动维新运动的策划者之一的梁启超,维新运动失败之后,梁启超流亡到了日本,一待是十多年,直到民国成立,梁启超方才回到了国内,在民国政府内担任职务。
只不过这位曾经支持君主立宪制的学者如今却成了袁世凯称帝最坚定的反对者,为此,与袁世凯闹得不欢而散,一怒之下,果断罢官,辞去了职务,隐居在铁帽儿胡同里,看书,写字,钻研书法。
蔡锷的手掌靠在茶碗边缘,感受着热水透过瓷器传来的热量,长叹一声。
“唉,袁世凯今天举行了祭天大礼,自古以来,只有皇帝才有资格如此,图穷匕见,他终于还是按耐不住了。”
梁启超点头,说道:“自古以来,想当皇帝之人不在少数,可皇帝是谁当能当的吗?传说鲤鱼跃龙门,千百万条鲤鱼每年至多有七十二条跃过龙门,化为金龙。可皇帝只有一个,从古至今,也不过才500位而已。
何况当今之局势,国家之政体已经不适合皇帝继续存在。而袁世凯依仗权力之威势,野心之膨胀,强行逆天而行,必将被时代所不容!”
想当年,梁启超推崇君主立宪制,可那毕竟是在前清时期,如今清朝已经不存在了,老百姓也接受了总统替代皇帝统治国家,也明白了总统轮流做,明天到我家的意思。
这么多年,梁启超也在探索一条适合国未来的道路,毫无疑问,皇帝已然不符合潮流所向。
蔡锷道:“请梁先生指教,为蔡某指点迷津,是战是谏,务必要阻止袁世凯开倒车!国绝不能再走回头路,若是袁世凯得逞,华民族必将……咳咳……咳……”
说到激动之处,蔡锷咳嗽的厉害,弯腰咳嗽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