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日军的挑衅

重生之军阀生涯 花尾龙 2538 字 12个月前

第二百六十五章日军的挑衅

袁兆龙点头表示赞同这个说法。()“岳父大人说的是,在家里,我们都只是普通人,一家人。”

戴成祥道:“你能这么想,这最好,孩子出生你打算起个什么名字?”

老人家最关心的问题还是孩子,恨不得孩子出生之前,为他们安排好一切!

袁兆龙又把当初想出来的名字给他说了一遍。“男孩的话叫袁途,取自殊途同归。女孩的话,叫她袁葭,取自蒹葭苍苍。”

戴若彤又补充道:“父亲大人,一个字求索,一个字落蝉,棒不棒!”

戴成祥点头,字取得都不错,尤其是女孩的落蝉,戴若彤怀孕之际正值蒹葭苍苍,霜露漫天,此时夏天已过,深秋之时,蝉鸣声渐停,不正是落蝉之意吗。

“妙妙妙,好字,有心了。”

袁兆龙道:“谢岳父大人夸奖,只是随便取了取而已,谈不太好。”

戴成祥为袁兆龙的孩子准备了好些个名字,然而看来,已是一个都用不了。

“怎么一直都不见你家里来人呢。”敏感的戴夫人察觉到一个问题。那是袁兆龙自始至终从未提起过和接触过袁家人。

被母亲这么提醒,神经大条的戴若彤也意识到,好像是啊!

自己嫁到袁家一年了,从来没有见到过公公婆婆,也从未听袁兆龙谈及过袁家人!

算是去世了,也应该在家里摆父母牌位,每逢生辰之时祭拜才对,但是什么都没有。

戴夫人挑起这个话题,袁兆龙表情一僵,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他总不能实话实说自己不属于这个时代吧?本以为这么稀里糊涂的过下去,哪知居然此时问了起来,谎言要用谎言去弥补。

袁兆龙略带伤感的语气说道:“没了,全都没了,1900年之时,全家人都已经没了,那时候的我过得是一种颠沛流离的生活。后来,有幸混进了学堂,有幸出国留洋,结识了孙先生的思想,回国之后的一切,你们都清楚。”

“原来如此……”戴若彤点头,不管袁兆龙说什么她都相信。

袁兆龙笼统一语带过,明显不愿多提,戴成祥也不多问,揭人家伤疤总归是不好的。

“这次我夫妇二人到武昌,主要则是为了这个不省心的女儿,怕你们两个初为人父,初为人母,不懂事,万一有个好歹,追悔莫及。我在武昌待几天回去,至于你母亲,留在这里多待些日子,好好的教教你们。”

“太好了,娘,我们可以天天住在一起了!”戴若彤开心有母亲的陪伴。

袁兆龙也满意这样的安排,有他岳母在的话,毕竟是个过来人,经验什么的都要他一个菜鸟丰富,也能让他省心不少……

戴若彤这边是省心了,可青岛那边没有这么容易解决了。青岛之局势只能用闹心二字来形容。

自知并非两国之敌手的德国人投降了,从此退出了青岛之争。德国人走了,但向德国宣战的日本部队仍然滞留在青岛,非但没有要走的迹象,反而在仰口湾一带安营扎寨,构筑起了军事基地!这是做起了长驻的打算。

刚驱走豺狼,又来一只虎豹,青岛注定不会太平……

袁世凯不是傻子,想当年,他也是曾经带兵在朝鲜半岛和日军交过手的,岂能看不出日本人的心思伎俩,以民国政府的名义向日本发出通告,要求日本人退出青岛。

只不过显然日本人并没有把民国政府的警告当成一回事儿,死赖着不走,也不能拿他怎样。接盘德国人的鄂军除了占领地盘之外,又多了一个任务,密切监视仰口湾日军动态,不得让他们肆意妄为。

两军阡陌相见,却又老死不相往来,训练的时候,几乎可以听见对方的打靶声,火药味挥之不去,战争的阴影笼罩在每一个人的头顶,神经绷的紧紧的,一触即发!

眼前的和平只是假象,企图占领整个青岛的日本人,自然不会甘心居于现状,总是希望有一方能够按耐不住,率先挑起事端,好有一个出兵的借口。

李村是日军的一个据点,在李村不远处,有一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村落。

深夜,老百姓熄了灯,蒙被子睡觉,养足精神,准备第二天的劳动。

还有几户人家点着煤油灯,女主人在昏暗的灯光下缝补衣服。一队日军悄悄的摸进了这个小村庄里,小队长的一声令下,四散开来,开始了扫荡!

端着枪的日军士兵一脚踢开一户人家的房门,嘈杂的声响惊醒了睡梦的人们,意识到家里闯进了外人,点油灯,准备出门看个究竟。

闯进家的日本兵扑进鸡窝里,一把抓住抱窝的老母鸡,被擒住扑棱棱咕咕只叫的老母鸡逃不出去。

家里的主人来到了院子里,看见两个日本兵正在对自己家里的母鸡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