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志在四方

“你是一个猛将不假,你带出来的士兵们也是一群不怕死好拼搏的猛人!但是,梁不正下梁歪,你的士兵们不仅仅是学到了你的本事、你的气质,也包括你性格的缺点和弱点也一并继承了下来!

早和你说过多少遍了,为人要谦逊,做人要低调,凡事三思而后行,别太猖狂,改改你这个毛病。这几年来,和你说过多少次了,你有一次听过吗!有一次改过吗!

依然是我行我素,死不悔改。这倒好,你的这个毛病,你的战士们也都学会了,不仅能打仗,而且也是目无人,你这个长官还要猖狂!不仅不服管,而且还抗命!

赵永亮啊赵永亮,你真是带出来一群好兵啊!”

赵永亮连连点头,承认错误。“我错了,是我的错,这个锅我背。是我平时管教不严,是我平时对自己约束不够,怪我,都怪我,我这去发电报,让他们服从指挥,全力配合台云峰作战,问责之事,还是等他们从山东回来再说吧。”

袁兆龙眼睛一瞪:“回来问责?哼!晚了,你那两个不听指挥的两个团已经向德军发起进攻了!”

……

远征军一团和二团联手将最高指挥官台云峰架空,成为实际意义的领导者,率领着一团二团正式的向德军发起挑战。

站在队伍最前面,一团长一手叉着腰,挥斥方遒,气十足的训话:“弟兄们,常言道,好男儿,志在四方,前面是四方,拿下四方,为咱们鄂军第一师正名,让怂的只会当缩头乌龟的台长官看看,第一师的弟兄们是怎么打仗的!狭路相逢勇者胜!

鄂军第一师从未怕过,不管对手是谁,一个字,跟他们拼!鄂军的好儿郎们,拿起你们手里的枪,拉开手榴弹的引线,随我冲去,将德国佬赶出青岛,收回我们的土地!”

本书来自

第二百四十六章志在四方

“赵永亮!看看你带的这群兵,一个个的无法无天,简直是要造反,眼里还有军令如山这四个字吗!”

青岛远征军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台云峰不敢隐瞒,马反馈到了湖北武昌,得知情况之后,袁兆龙震怒不已,把赵永亮从汉口直接叫了过来,劈头盖脸的一通训斥。

“我来问你,第一师的士兵是姓赵还是姓鄂!是你的私人武装还是鄂军部队!”

面对袁兆龙的斥责,赵永亮立正低头,沉默不语,也是袁兆龙对他用这种态度语气说话,赵永亮甘愿承受,换一个别人的话,敢跟老子这么说话,早他娘的一耳刮子抽过去了!

“司令,别火,消消气,都是我不好,平时忽略了对他们的思想教育,怪我,都怪我。”

赵永亮在袁兆龙的面前唯有赔不是,亲自给他倒茶。

心里也在埋怨这帮不开眼的家伙,竟给自己惹事,居然还闹出一个以下犯的事情来。部队里最忌讳的是部下违逆长官的命令,这倒好,两个团长联起手来反抗长官的命令,幸好不是造反投敌,不然他这个师长难逃其咎。

袁兆龙余怒未消,他也知道第一师顽强的战斗力令其他部队震撼不已,第一师是鄂军的主力,青年军是鄂军的招牌部队,两支力量相互之间各种各样的竞争,良性的竞争还是有必要的,袁兆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他们自然发展。

袁兆龙隐约的感觉到第一师骄功自大,有点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感觉,成了一个封闭的集团势力,为了避免出现这个问题,正好借助远征青岛,袁兆龙将台云峰安排进去,打乱一下第一师原有部署,补充新鲜血液,提升活力,免得赵永亮一家独大。

但是出现了眼下这档子事,袁兆龙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第一师的排外情绪相当严重,严重到只认赵永亮一个人的地步。

长此以往的发展下去,恐怕第一师会成为一支脱离鄂军战斗体系的独立武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