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别样的气息

重生之军阀生涯 花尾龙 2430 字 12个月前

袁兆龙想起来,民国二年,公元1914年,历史长河只是是一个普通的年份,但在历史却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年份。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在这一年。

翻来日历知道现在仅仅才是一月份,世界大战爆发在6、7月份,还有半年之久,何况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心在欧洲,远东受到的波及有限。

让袁兆龙不理解的是,协约国和同盟会争夺远东利益,远东利益核心又在国,袁兆龙不理解的是,为何不去找袁世凯谈合作的事宜,反而来找他呢?

袁兆龙其实是多余考虑这些了,洋人们在国不仅仅只是接触他一个人,袁兆龙时不时的也偶尔登外国人的报纸和杂志,在洋人的认知里,他充其量是一个名气稍微大一点的国将罢了。

协约国和同盟国争夺的是利益,利益是什么?利益是金钱、土地、资源!

协约国也好、同盟国也罢,为了维护和巩固,以及争夺远东利益,国这块大蛋糕是不可以被放弃的,一定要牢牢的抓在手里!

不只是袁兆龙,冯国璋、段祺瑞、袁世凯、张勋等北洋名将都多多少少与洋人有过接触,协约国和同盟会都想通过利用国的北洋军阀们来保障和扩大在华利益。

为了取得袁世凯的支持,英、法、俄、美等国家通过大使馆的官方声明,发表对袁世凯在民国的合法总统地位的承认,有了洋人们的承认和支持,袁世凯的腰杆子也更加的硬朗了,行事做事也更加的猖狂和肆无忌惮!

“校长,我觉得我们可以尝试和德国接触一下,毕竟我们也需要他们的装备和名师的指导。”孙德祥提议道。

从一开始成立军校,袁兆龙推崇的军事化是像德国化靠拢,当今世界最强的国家仍是日落西山的大英帝国,然而大英帝国最强的是它的海军部队,骁勇善战的普鲁士人建立的德意志帝国,有着最强最善战的陆军部队。

从陆军学习德国人的训练方式,以及德式的武器装备,虽说后来德国军事教师们退出了湖北陆军军官学校,但他们的培养方式被很好的保留了下来,湖北陆军军官军校出身孙德祥更加倾向于站在德国这一边。

袁兆龙做一个深呼吸的表情,然后笑问道:“你们有没有嗅到一股怪的味道?”

本书来自

第二百零六章别样的气息

翌日,休整了一夜的袁兆龙来到了阔别已久的司令部,重新坐回了属于都督的那把椅子,直到这一刻,袁兆龙才体会到了一种畅快淋漓的感觉。手机端

回家的感觉真好。又来到会议大厅,张德彪、赵永亮、郑少成、孙德祥、台云峰等鄂军高层人员早已在此等着他了,唯独欠缺一个陈林,也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

袁兆龙和他们一个个的握手,激动的心情难以言喻,尤其是赵永亮,和袁兆龙握手的时候,狠狠地和他抱在一起,没事,真的太好了!

袁兆龙坐在首位,起身向他们鞠了一躬,说道:“兆龙深陷绝境,多亏了诸位的鼎力相助,我不在的日子里,诸位齐心协力,稳定了湖北局面,使鄂军依然能够健康运作,才致使袁世凯轻易不敢加害与我,诸位,多谢了。”

“司令说这话,岂不是见外了!您是我们的司令,是我们的长官,又是鄂军的灵魂支柱,司令有难,我等岂能坐视不管!”赵永亮豪爽道。

他已经打算好了,倘若袁世凯仍坚持不放袁兆龙归来,那他率领鄂军打出湖北,吃掉湖南、再吃掉安徽!

打到袁世凯的老家,不惜一切代价展示鄂军的实力!

最好是能够再击败几个像是张勋之流的这种北洋名将,兵谏,让袁世凯意识到唯有袁兆龙方能指挥的动这支百战雄师!

但这种冒险的战术是非常之举,成功率也是极其低微,不到最后关头,绝不能轻易起兵。

袁兆龙询问道:“近期,在湖北有没有发生什么大事呢?这段日子里,一直都是风平浪静吗?”

郑少成道:“司令的安危便是我鄂军头号大事,除此之外皆是小事,不过有一件事很是怪。”

袁兆龙问道:“怪?什么事怪?”

郑少成道:“前些日子,英国驻汉口租界领事、还有俄国驻汉口租界的领事,都常常往咱们这里跑,老是说一些不相干,听不明白的话。说什么德国人靠不住,切莫要和他们走的太近。

隔了没几天,德国人也跑过来说英国人的不好,承诺提供咱们一批最新式的德式装备来并且给咱们军校重新配备最好的军事老师来换取咱们同英国人决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