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原来是小凤仙(中)

重生之军阀生涯 花尾龙 2313 字 12个月前

第一百八十四章原来是小凤仙()

搬来一张凳子放在舞台,小凤仙双腿合拢坐定,怀抱着一把二胡,调好音色,一手扶着二胡头,一手用白纸包起来的手指轻轻弹在琵琶弦,二胡弦发出悠扬响亮的声音。随着小凤仙的手指头在弦来回的拨动,拉动琴杆,动听美妙的弦乐奏响。

檀唇轻启,用清脆的喉音唱道:“一根紫竹直苗苗,送与哥哥做管箫,箫儿对着口,口儿对着箫,箫吹出鲜花调。问哥哥呀,这管箫儿好不好?问哥哥呀,这管箫儿好不好?”

“好听!”

一曲江南小曲紫竹调听完,袁兆龙不禁为她鼓掌。虽说其貌不扬,但唱腔优美,不亚于当红歌星,别有一番风味。

边听便问道:“这小凤仙究竟是何人,和我说一说她的身世来历如何?”

袁兆龙又甩出来六块银元,今天可算是过了一次挥金如土的生活,反正挥霍的都是黎元洪的钱,不心疼。再不济,花完之后再问蔡锷来要……

搂着美女正在寻开心的蔡锷也被小凤仙在舞台的歌声所吸引,侧耳过来,准备听老鸨讲故事。

“哎呀~这位老板,您出手太阔绰了~”

老鸨美滋滋的将钱揣进兜里,这等出手大方,不为玩姑娘,专为听故事听曲而来的人这世还真不多见,老鸨心里还巴不得这种意外之财多来一点呢。

“唉,要说这小凤仙呀,这丫头,是个苦命人呐。”

老鸨找一张凳子坐下,随手抓起桌子的一把瓜子,一边嗑着瓜子,一边打开了话匣子。这小凤仙只是个艺名,她的本名叫做朱筱凤,父亲是满族八旗武官,正宗的八旗子弟,要说这朱筱凤从衣食无忧的八旗家族沦落为在妓院谋生活的卖唱女,归根结底还是责任还是怪在袁兆龙头,若不是袁兆龙率先带头在武昌发动反清革命起义,华民国取代了大清帝国,朱筱凤仍然是那个衣食无忧吃着朝廷俸禄的八旗家族。

清廷结束了在国的统治地位,民国虽然保留了对皇族的优待,皇族的衣食住行一切开销均由民国政府拨款供养,但也仅限于爱新觉罗氏的皇族,寻常的八旗子弟只能自谋生路,不会做买卖,懒散惯了,又无一技之长的八旗子弟们,日子是越混越差,逐渐的沦落到了社会的最底层讨生活。

朱筱凤的父亲也因为清廷的倒台而丢了武官的工作,生活日益贫困,朱筱凤又是偏房所生,其母女时常受到长房夫人的责骂,万般无奈之下,其母亲带着她脱离了家庭,自谋生路,母亲病逝之后,又被一位姓张的奶妈收养,随着奶妈姓张。

革命之火熊熊燃烧,华大地弥漫着战火硝烟,奶妈带着朱筱凤从杭州逃往海躲避战火,将她寄居在一位胡姓艺人家里,随师父学艺,取艺名“小凤仙”,在南京海之间卖唱为生。

故事到这里还没有结束,稳定了没有多久的好日子又在民党号召而起的第二次讨袁革命结束,冯国璋、张勋、陈其美、黄兴几派势力在江浙一带大打出手,战火肆虐两月有余。师父带着小凤仙又往北而去,来到了京城,在八大胡同谋生,卖唱接客。

“原来如此。”

听完老鸨的介绍之后,袁兆龙才算是对小凤仙有了一个较清晰的认识,历史是这样令人捉摸不透,充满着巧合。朱筱凤之所以会变成小凤仙,原来还是被他所引起的头,如果不是他在武昌城的那一声呐喊,这个世界未必会变成现在这样。袁兆龙哭笑不得。

“你们都先走吧,这里不需要你们了。”

蔡锷被老鸨讲的故事所打动,他也对这位叫小凤仙的女孩起了兴趣,打发走伺候他的几位姑娘,同时每个人手里多了五块银元。

“台的小妹妹。”蔡锷喊了一声。“老板,您是在叫我吗?”一首曲子还没拉完,小凤仙仿佛听见这位客人在叫自己,停下手的二胡,看向蔡锷和袁兆龙,以及陪在一旁聊天的老鸨。老鸨朝她招了招手。

“丫头,快过来,这个老板看你了,要跟你聊聊。”

虽然今天从这两个冤大头身挣了不少钱,老鸨心里仍在直呼真是邪了门了,怪人不多见,一来两个,这么多漂亮的姑娘,一个都瞧不,偏偏都对这个身子骨还没张开的丫头片子感兴趣,怪人,怪人,怪人!

重要的事情在心里说三遍。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