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议员大踏步的走到了主席台,双手撑着实木讲桌,情绪饱满的高声道:“诸位,都静一静,且听我一言。”
“看着吧,好戏要开始了。”袁世凯提醒道。
调整了一下舒服的坐姿,准备听听议员们的激情澎湃演讲,听一听他们今天又是要换个什么套路来弹劾自己。
那位登台的议员高声陈词道:“列位,我国国号为何称呼为华民国,民国,民之国也,民治之国,万民共治,是为民主。
打着民主的旗号,堂堂华民国居然连最起码的民主都做不到,选择总统的权力竟然不在我们自己的手!
袁世凯罔顾国体,悍然明知故犯,将民主视之为无物,操控国会选举,改变选票,阴谋诡计,机关算尽,强行连任总统,这是种什么行为?
独裁者!袁世凯是一个目无人狂妄自大的独裁者!”
袁兆龙看着慷慨激昂,唾沫星子满天飞的议员在主席台一一列举袁世凯的罪过,然而罪魁祸首袁世凯却在台下,闭着眼睛摇头晃脑,丝毫不介意他在说什么,仿佛是在听戏一般。
蔡锷倒是对袁世凯独裁没什么意见,有些强烈军人主义作风的蔡锷认为国需要一个强硬的领袖来领导这个国家,独裁则是必然的,因为独裁,可以消除一切杂音,使国家沿着一条道路前进。他反对的是袁世凯想做皇帝的念头。
可以出现独裁者,但,绝不允许出现皇帝,这是蔡锷的底线!
袁兆龙鼻息长叹气,轻唉一声,老话说的不错,人造反,三年不成,单单凭借嘴皮子能打败一个有兵有权的总统,几乎没有这个可能性。何况人家袁世凯压根不在乎,任这帮议员们再怎么叫嚣,国会再怎么判决,于实际结果而言,并没有什么卵用,什么都改变不了,说了算的还是袁世凯。
可怜民党前前后后掀起的一次辛亥革命、二次讨袁革命,前赴后继死了那么多人,流了多少血,付出了多大的代价,最后竟然落得一个在国会只能动动嘴皮子刷存在感的地步……
袁兆龙不知道自己身的这层伪装色还要再披多久……
本书来自
第一百六十七章北洋双子星
“大总统这是什么意思,难道咱们这群跟他打天下这么多年的老臣子们还抵不过两个初来乍到的外人吗?真搞不懂大总统是怎么想的,真是令人寒心。”
等到袁世凯带着两人走远之后,北洋陆军第二师师长王占元大发牢骚。
“拿两个外人太当回事,看这样子,大总统真的打算放弃咱们吗?”王占元问向大佬龙首王士珍。
“呵呵呵。”
王士珍笑而不语,不想参与北洋之间的争斗,也不想太多的干涉袁世凯的想法,王士珍对自己的定位很清晰,既然已经决心隐退,那静静地做一个不相干的旁观者好,不能陷得太深,免得晚节不保。
这个老狐狸,不争也不抢,所得到的一样不段、冯二人抢破头得到的要少,王士珍他们都要聪明。
王士珍也向外走去,等到王士珍一走,大厅里剩冯国璋和段祺瑞二位大佬,除了一部分尚未站队的立派,将军们不自觉的分成了两派,一派站在段祺瑞这一边,如陆建章、段芝贵以及“四大金刚”,统共六七个人,一派是冯国璋这边,如曹锟、陈光远、蔡成勋,吴佩孚,孙传芳。
两派都不站队,一心效忠于袁世凯的也不在少数。如王占元,还有张勋。
张勋不与冯段二人同流合污,不是因为绝对的忠诚于袁世凯,而且他认为自己的能力不他们两个要差,凭啥要投靠他们!
“哼。”
张勋瞧不他们两个,自顾自的走出去,王占元等人也纷纷出去,整间大厅瞬间空了出来,只剩下针锋相对的冯派和段派。
冯国璋脸挂着玩味的笑容:“呵呵,芝泉兄,你说会是谁要先被大总统放弃呢?是你先,还是我先?”
段祺瑞一仰头,冷哼道:“别得意,我倘若倒台,你的下场也不会好到哪里去!没看见吗,这两位新来的,在大总统的眼,可你我要重要的多了。”
段祺瑞早有预感,袁兆龙这人早晚会成为自己的心腹大患,果不其然,现在的袁兆龙真的已经成了他的隐患,威胁到了他在北洋的地位。
“哈哈哈,这不劳芝泉兄费心了,以后如何,国璋自有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