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查了好一阵,偌大的县政府连个人影都没有,张旭前前后后检查了一边,确定没有伏兵之后这才放心,仍不理解鄂军好端端的为何会留一座空城给自己。
难道是?
张旭心升起一种不详的预感,直觉告诉他,他们的军事行动可能已经被泄露了!
“将军,快来看,我们找到了什么好东西!”
被呼唤一声,张旭从疑虑回过神来,五个士兵抬着一口大箱子,到腰高的箱子,五个大汉抬着竟然有些吃力。
张旭指着箱子问道:“什么玩意儿,怎么这么重?”
士兵兴奋的回答道:“将军,您打开看看知道了。”
“装神弄鬼!”
张旭掀开箱子,顿时被箱子里的物件惊呆了,箱子里码的整整齐齐的金条。
在火光的映衬下,闪烁着耀眼的迷人色彩。
“哇!都是金条!咱们要发财啦!哈哈哈!”
大厅里挤满了人,眼珠子落在金条面,眼睛里恨不得伸出两只小手抓走几根!
都是金条吗?
怎么可能,装满这么大的一口箱子,至少需要七八十斤黄金,掏空湖北库存也未必凑的出这么多的黄金。
只是面这一层是金条,在金条的下面,是一摞摞用红纸包裹起来的银元。
在这个还没有通用“袁大头”的时代,大清银币仍然是民国时代的通用货币,袁兆龙为他准备的这一份厚礼可谓是下了血本。
张旭随手拿起一块金条,二指宽的小金条放在掌心里沉甸甸的,爱不释手。
“将军您说怪不怪,这鄂军,人都跑没了,竟然还漏了这么重的一箱宝贝。
看来是真的被咱们吓怕了,已经到了闻风丧胆的地步了。”
“哈哈哈!”满堂轻蔑的笑声。
黄金白银虽好,但张旭却从却嗅到了一股不寻常的气息,他还没有被从天而降的馅饼砸昏了脑袋,总感觉这里面有问题。
“将军,您看,这是什么?”一个眼尖的士兵看见了黄金与白银夹缝有张纸的夹角。
“嗯?是一封信?”
张旭将信从抽了出来,打开一看,瞳孔瞬间放大!
张旭虽然识字不多,可也能勉强看得懂书信。
只见这封信第一句话便写着:扶汉讨袁军先锋大将军张旭亲启!
这封信居然是写给自己的!
张旭只觉得气温瞬间冷了下来,背后涔涔的冒冷汗!
僵硬着脖子继续看下去:
素闻张将军骁勇善战,有燕人张翼德之勇猛,有常山赵子龙之威武,百战百胜,匡扶江山社稷,替万民行道,乃当世一猛将也。
袁某素来敬仰英雄豪杰,听闻张将军欲取我南漳,袁某深知鄂军孱弱,非张将军之敌手,故将南漳拱手相让,赠予将军,另有白银黄金赠,以做将军行军军饷之用,勿嫌礼薄,还望笑纳。
湖北武昌袁兆龙敬。
“哈哈哈,袁兆龙这厮还真懂事,怕了咱们了,还送厚礼,真有意思。”
张旭的心已经冷到了冰点,恐惧感蔓心头,又听到这种没心没肺的话,怒由心起。
一巴掌扇在那人脸,怒道:“去你妈的,是不是傻!看不出来这是陷阱吗!咱们计了!”
“是计?什么计?”士兵们不明所以。
“都滚,滚犊子!”
张旭的心里弥漫着恐慌,难怪一路通行无阻,原来是鄂军早知道自己要来。有奸细!讨袁军出了奸细!
张旭冒出了这样一个想法。自己制定的所有计划都已经提前暴露在了鄂军面前,然而自己像是个小丑一样洋洋得意,还自认为神不知鬼不觉。
看似简单的一封信,袁兆龙信的语气温和卑谦,而张旭却从薄薄的一张纸感受到了杀气!
这一箱金银,不是礼物,而是鄂军的警告!
鄂军是在警告自己,讨袁军有鄂军的人,今天能够送自己一座空城和金银,明天能够取自己的项人头!
“传令,集结所有人马,准备连夜撤回襄阳!”
张旭果断下了决定,此地不是久留之地,还是趁早离开较安全。
“啊?这走,这些宝贝怎么办?要不要再仔细搜搜,说不定还有更多呢!”
“搜个屁!都他妈的还想不想要命了!把箱子抬,一并带走!”
既然来了,肯定不能空手回去。
轻而易举得到的黄金白银这么白白的扔掉,太可惜了,张旭舍不得。
钱是无罪的……
带整整一箱子的金银,三千人马又连夜奔回襄阳!
……
“参谋长,参谋长,陈长官……醒醒。”
天亮了,在一处隐蔽的草丛里,士兵将沉睡的陈林摇醒。
“嗯?”
陈林迷迷瞪瞪的从睡梦醒过来,因为失血,他的脸色有些苍白,缺少药物治疗,只是用衣服撕成的布条简单的包扎了几圈,布条早已被血液浸透,好在已经干涸,一块块的血痂凝固在胳膊,却不敢随便乱动,子弹击穿了陈林的胳膊,皮开肉绽,再度引起二次伤害,恐怕会伤的更重。
“参谋长,您这伤的太重了,咱们还是去找个郎瞧瞧,最起码先把伤口缝吧。”士兵一脸担忧的看着陈林的胳膊。
陈林尝试着活动一下胳膊,伤口处传来一阵撕心裂肺的剧痛……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