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在战壕里射击的士兵抬头看去,一匹骏马从头顶越过,明晃晃的马刀劈下,有力的快刀将他的胳膊连同汉阳造步枪一同劈成两半!
血流如注,躺在地哀嚎。
骑兵们将随身带着手榴弹一捆捆扔出去,手榴弹爆炸,点燃了鄂军战壕里储备的弹药箱,引起了连环爆炸。
牵一发而动全身,东边防备的失误,间接的影响到路的作战,赵永亮绝不允许溃败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
从战壕里爬出来嘶吼道:“骑兵营!都他妈的死哪里去了!不惜一切代价拦住这伙儿骑兵!预备队,给老子把缺口堵!”
“杀啊!”
第一师的骑兵营纵马扑了去,硝烟弥漫的阵地,两伙骑兵千余匹战马混战在一起,金铁交鸣的厮杀叫喊声,轰隆的炮火声,重机枪喷吐火舌时,弹壳落地的清脆铜声交织在一起……
相随州这边打的惨烈,带人攻打襄阳的陈林境况要好多了。
以讨袁军目前的军事力量而言,不足以支撑双线作战,白朗的目标是通过随州直取武昌的袁兆龙,因此,襄阳的攻击军队仅调拨给“陈天”这位新指挥官三千人马。
陈林感觉有点搞笑,自己在鄂军效力快三年了,官是做的不小,但是还从未真正意义的指挥一次战役。想不到自己第一次做指挥官竟然还是在敌人的队伍里。
陈林只能感叹一句造化弄人。
“参谋长,咱们真的要对自己家的弟兄们开枪吗?这样做是不是不太好?”
陈林带着投讨袁军乔装打扮的三百卧底兵也被分到了攻打襄阳这一路兵马里。虽然身穿着讨袁军的军装,但要朝着自己人开枪,这样感觉有些别扭。
本书来自
第一百二十一章正面碰撞
“我不管他是白朗还是白狼,在老子这里是一条狗!跑到咱们湖北的地盘撒野,要好好教训一顿!狭路相逢勇者胜,谁先投降谁先怂!”
一肚子火的赵永亮不会客气,也不会手软,只想着能痛痛快快的和白朗打一仗!
百战百胜的白朗讨袁军碰了骁勇善战的鄂军第一师,两个战争狂人,一个出身草莽,没读过书,却天生有着出色的指挥才能,又在实战历练,实战经验丰富。
一个军校出身,老牌的革命者,从武昌硝烟成长起来的优秀将领。
两个截然不同的出身,两种不同的形态意识,两个同样的战争狂人,短兵相接,鹿死谁手,谁也说不清。一场战役总归要分出胜负,过程是残酷的,不惜代价的争夺胜利。
两派人马在随州拉开了阵势,准备大干一仗!
白朗要打下随州,占领整个鄂北,从而南下武汉,直取坐镇武昌的袁兆龙。
赵永亮在随州摆开了防线,严阵以待,坐等白朗送门来,用铁血的防守,钢铁意志的战斗力,让所有人都知道鄂军第一师不仅是进攻最强,防守也一样出色!
在赵永亮的防线面前,白朗军赖以成名的游击战术仿佛是失灵了,游击战术的核心则是避实虚,避敌锋芒,攻敌软肋,但守株待兔的第一师早占据了最有利的地形,碉堡暗堡也都构建完成,轻重火力配置在最合适的位置,似乎是没有弱点。
除非白朗想绕过随州,不然必须正面与第一师开战!
白朗选择了从正面与鄂军开战,在之前的战斗,鄂军低迷的表现给了讨袁军无穷的信心。占据地利如何?装备精良又如何?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讨袁军一样能摧枯拉朽的击败他们!
讨袁军与鄂军间有一座不大的小山坡,坡头有一片坟地,大大小小百余个坟包。
逢年过节,先人寿辰都会有人焚烧纸钱,祭拜先人,寻求保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