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学生兵

重生之军阀生涯 花尾龙 2373 字 12个月前

从这群学生兵身好像是看到了半个世纪之前自己从军时候的影子。

这群学生往那里一站,不用说话不用动,从他们身油然而生一种特别的气质,这种气质是从其他部队身看不出来,也感受不到的。

也可以将其理解为是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质,因为有朝气,有活力,才无所畏惧,舍我其谁,对未来永远充满着热血和激情。

“倘若我华儿郎人人皆是如此,何至于积贫积弱,饱受欺凌,何愁我国家不兴,民族不兴,华不兴!”

袁兆龙点头。“张老说的是。这也是我等努力的目标,青年军的成立只是个开始,民族的未来承载在年轻人的身,我们要用年轻人的思想和创造力来改变我们的国家现状,我们一定能做到,他们也一定能成功!”

“长官好!”学生们齐声高声喊道。

高昂富有激情的声音震彻云霄。

“你们也好。”

持拐的袁兆龙走过去,现在他们的面前,大家面对面,学生们打量着这位三条腿的司令,虽然拄着拐,但是丝毫影响不到从他的身散发出威严之气。

袁兆龙开始讲话,气沉丹田,用洪亮的声音说话,争取让两千多人,每一个人都能听的清楚的声音说道:“大家好,自我介绍一下。我是袁兆龙,湖北总督,是湖北鄂军的司令,也是你们的校长,称呼虽然有很多,但我人只有一个,这么多的称呼里,我还是喜欢你们叫我校长。”

“校长好!”也不知道是谁带头喊了一句,两千多学生们又重新喊了一遍。

一声校长,拉近了袁兆龙和学生们的距离,在学生们你眼,他不再是一个令人感到畏惧,威严的将军,而是他们学校里的一个普通的校长。

“很高兴能在军营里见到大家,从走出校门,迈进军营的第一步,你们要明白,你们身份变了,不再是一个学生了,从现在开始,你们是一名军人!”

本书来自

第九十四章学生兵

“你武装的是现在,而我投资的是未来。”

湖北陆军军官学校并未像袁兆龙之前规划的那样两年招收一批学生,走精英军官路线。部队对优秀士兵和优秀军官的需求太大,如此一来,培养作战人才的速度远远供应不部队的缺口。

何况在乱世,根本不具备长期培养的土壤,在现在的国,只适合军官速成,真正成将军的条件还是战场!

于是在一年的时间里,军校又连开三次扩招学员,使在校学生增加到了五百多人。

军校的学员,再加从湖北各地大学招募的学生,袁兆龙已经凑出了一支两千多人的学生部队。

虽然是一群刚从学校走出来的懵懂青年,对军事一知半解,但年轻人身洋溢着激情的活力,以及一颗对革命的忠诚心。

与普通士兵最不一样的,也是袁兆龙最看重的地方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经过开蒙的学生兵们有思想,有一颗会思考的大脑,不会只是死板单纯的执行命令,会思考对和错,会反问为什么,这才是袁兆龙最需要的。

走精兵路线,袁兆龙并没有按照郑少成提议的那样,将这群学生们分散到其他部队里,而是通通整合在一起,配备少数身经百战的老兵带领,组成一个青年学生团。

袁兆龙下定决心要把这支学生兵打造成民国最精锐的部队!

用最好的武器来武装,用最好的后勤来配备,袁兆龙对这支学生兵给予厚望,他相信,假以时日,只要经过战场的历练之后,这群青涩的青年军一定会蜕变成为一支所向披靡的百胜之师!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令敌人闻风丧胆!

“司令深谋远虑,已经为咱们考虑到了未来,永亮目光短浅,还是要向司令多多学习。”

虽然佩服袁兆龙的想法,但是赵永亮还是不看好一群十八九岁的学生们能够现在接班,军校是用来培养未来军官的摇篮,一个军官的成长起码也要个四五年,甚至是更长时间。指望一群仅仅只接受过一年半载,甚至是个月的学生们,显然并不靠谱。

赵永亮认为袁兆龙的想法太着急了。

袁兆龙当然知道赵永亮的不认可,当时这个提议刚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商量的时候,也是受到不少质疑和批评声,都认为袁兆龙的想法太不切合实际,这简直是在拿学生们的生命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