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先生被害这件事像历史记载的那样,最后还是发生了,而自己明知道历史的走向,却仍然无力阻止。
因为他是人,一个普通不过的人,不是神,无所不能的神,是人,能力会有限制,在有些事情面,袁兆龙也是无能为力。
这个世界失去了一个纯粹的革命者,对民主大业是一个不小的损失,革命的道路袁兆龙又少了一位好战友,虽然袁兆龙对他的有些激进超前的理念不太赞同,但是不妨碍袁兆龙敬重他。
“兆龙,你在想什么呢,这么入神,是宋先生的事情吗?”
戴若彤的声音在他身后轻轻响起。
戴若彤从后面揽住袁兆龙的腰,伏在他的后背,靠在这个男人能扛的起山的脊梁。
袁兆龙反手将戴若彤搂近怀里,用略带伤感的语气说道:“宋先生,我只与他见过一面,但我知道这是一位顶天立地的真男儿,他手没有一兵一卒,他口袋里也没有多少钱,从经济、军事都不具备和北洋抗衡的实力,然而是这样一个人,却能用无与伦的个人魅力团结起所有革命派别对抗北洋。
为了国家的未来,为了民族的前途,明知道有危险,仍然义无反顾的站出来做这个领头人,与独裁势力作斗争,牺牲性命也在所不惜,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敬重的人,我袁兆龙自愧不如。”
“那你打算怎么办?”戴若彤问道。
袁兆龙回答道:“我要即刻动身去北京,将面临瓦解的民党同盟维持起来,绝不能让宋先生的心血白费!只是这样一来,我又负了你。”
戴若彤跟在袁兆龙的身边已经快小半年的光景了,在这段时间里,戴若彤也给家里拍过几封电报,报过平安,说明了现状,袁兆龙也答应了与她一起回家,将二人的关系说明,只不过宋先生忽然被害的事情再度将这个计划搁浅。
权衡利弊,先国家而后小家,袁兆龙只能选择将这件事延后。
好在戴若彤也是深明大义的女孩,也理解袁兆龙的做法。
表示赞同,只说了三个字:“我陪你。”
本书来自
第八十二章陨落
“黄兄,刘兄,送君千里终须一别,送到这里吧。”宋教仁、黄兴、刘泽三人在月台边对话。
宋先生的灰色西装搭在手臂,脚边放着一个木质手提箱,黄兴则是一身军装。
为了处理协调在海滩的民党同盟和驻守南京的冯国璋之间水火不容的关系,停留三月之久的宋先生终于要离开海滩,回到京城,继续领导参议院与北洋政府斗争到底!
黄兴与海民党代表之一的刘泽将宋先生一路送到了火车站。
黄兴拍拍宋先生的肩膀,叮嘱道:“钝初兄,此去京城路途遥远,凡事千万多加小心,以防不测,且不可大意。”
宋先生点头笑道:“哈哈哈,黄兄多虑了,我宋教仁的命不值钱,倘若这一路,钝初果真遭遇不测,国之后的道路要靠二位的努力了。”
刘泽不满道:“钝初兄说的这是哪里的丧气话,不听,以后休要再言语。”
宋先生道:“本来打算有机会的话,我会去湖北一趟,和袁兆龙见一面,聊一聊,听说湖北被他治理的还不错,还成立了民主议会,有模有样,他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推广,可惜事务缠身,走不开,下次有机会再去看看他。
也劳烦二位给其他同仁们捎句话,不要总是把袁兆龙当成外人,凡是一心向民主、向革命,都是咱们自己人。”
在大是大非面前,宋先生看待问题很彻底,并没有袁兆龙被袁世凯拉拢将其看做是敌人,至少在他眼,袁兆龙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
呜~火车的锅炉沸腾,烟筒里冒出的滚滚浓烟淹没在漆黑的夜色里。
“二位,不多说了,车要走了,钝初也该告辞了,日后有机会再见,钝初定要请二位喝两杯。”
火车缓缓发动,在间一节车厢靠窗的位置,先前登火车的黑衣男子躲在窗帘后面注视着三人的动静,一支驳壳枪从他的怀伸了出来,而枪口对准的正是宋先生,瞄准宋先生的后心,扣动扳机,一颗子弹穿膛而出,正孙先生后背。
“呃……”
宋先生只觉得后背传来一阵剧痛,好像是一种将身体撕裂般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