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夫给袁兆龙号完左手,号右手,又解开了袁兆龙的衣服,查看了一番伤势,点点头。
又解开袁兆龙左腿的绷带,看着已经开始流脓的伤腿,叹口气,摇摇头。
戴若彤看老大夫又是点头,又是摇头的,急切问道:“大夫,我袁大哥究竟怎么样了?”
老大夫道:“气血不通,热入患处,通则不痛,痛则不同,将军所受之伤看似甚多,其实多则无碍,静养些时日,便能好个七七八八。实则致命伤唯有腿这一处,导致外毒攻心。而且将军已经出现了发热伤风等症状,怕是凶多吉少啊。”
袁兆龙问道:“敢问老前辈,袁某可还有救否?”
老大夫沉思片刻,回道:“有,但是很难,能不能活还得看将军自己的造化。”
“司令,咱们还是锯腿吧,我怎么瞧着都这么不靠谱。”
赵永亮不想让袁兆龙冒险,这是那自己的性命个湖北军的前途在冒险。
但是袁兆龙做的决定,没人可以给他更改。
袁兆龙笑笑:“不管是什么法子,还请老前辈尽管在袁某身一试便可,成了,是老前辈妙手回春,败了,是袁某命不好,注定遭此劫难。”
老大夫点头。“请将军到后堂来,老朽为将军治病。”
袁兆龙被请到了后院里暂时居住,身边只留下了陈林和戴若彤,在袁兆龙指使下,赵永亮带人撤出了药堂,赵永亮虽然不甘心此离去,但袁兆龙军令如山,却又不得不走,走之前还给掌柜放下狠话,倘若出了差错,血洗药堂!
袁兆龙服下了镇馆之宝六神丸,每日里一天两次浸泡老大夫精心调制的药浴,壮骨拔毒,消炎止痛,这些且不说,在袁兆龙受伤和养伤的这段日子里,北洋政府和革命党闹得也不消停。
本书来自
第六十八章相信老祖宗
戴若彤和郑少成一左一右的搀扶在袁兆龙两边,将他扶进了药堂里。
经常关注时事新闻的掌柜,一眼认出了来的这位年轻军官是经常在报纸出现的那个叫袁兆龙的将军。
掌柜的这还是头一次见这么大官光临一个小小的药馆,不敢怠慢,招呼了两个伙计给袁兆龙准备了一张桃木椅,又冲了一壶好的雨前龙井茶。
掌柜一边给袁兆龙倒茶,一边问道:“军爷,您慢点,您在洋人来的医院里住的好好的,为何忽然驾幸我这等小小医馆。”
嗅着香喷喷的茶香,袁兆龙伸出手想拿茶碗,眼前却迷迷糊糊,还出现了重影,浑身无力,发冷,这是发烧的迹象。袁兆龙放弃喝茶的念头,说道:“袁某病了,病的很严重,洋人束手无策,听说你这里是江浙一带最好的医馆,所以想来这里碰碰运气,能不能在你这家医馆里捡回性命。”
“啊?洋人都治不好!”
掌柜心里一惊,自从洋人在国开了一种叫医院的药房之后,那些所谓叫西医的医生们拿着刀和钳子,在人的肚子划开口子,割掉肠子,再缝,人还能活,这叫开刀动手术,说什么是西方的首创,让老百姓们惊不已。
其实医也有,当年华佗给关公刮骨疗毒做外科手术要洋人们的历史早了千年。
生了病,医以养为主,见效慢,而且药的味道太难喝,不像西医,开几个小药丸能治好病,越来越多的有钱人选择了去洋人开的医院里去瞧病,宁可在那里排队也不来医馆看病。
失去了经济大头来源,仅靠着普通收入的老百姓为主要经济来源的药堂的日子也不如从前那样好过了。
长此以往,给国人一个错觉,医不如西医有用。连这位掌柜的现在也是这个想法,袁兆龙刚说自己的病洋人治不了,掌柜第一个反应是连洋人开刀和吃小药丸的手段都瞧不好的病,那这里更不行了!
“怎么,掌柜是不想为袁某瞧瞧吗?”
袁兆龙看见了掌柜脸为难的神情,病情问都没问吓成了这个样子,难不成这个药房只是徒有虚名罢了?
“不不不,小的绝无此意,只是……洋毛子的西医向来是手段鬼怪,要远胜于我医,现如今连洋人都没有办法救治将军,我这等小门小店更岂不是……若是瞧不好将军,又怕将军怪罪,这让小的很是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