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熟人

重生之军阀生涯 花尾龙 2713 字 12个月前

“袁兆龙?是你吗?”从背后传来一声惊喜带着不确定的声音,声音脆脆的,柔柔的,听起来像是个女孩子,有点儿耳熟。

袁兆龙回头望去,一眼认了出来。

“戴若彤?”

“真的是你!”

没有认错人,戴若彤欢喜的凑到袁兆龙的面前,一股淡淡的茉莉花清香冲进了袁兆龙的鼻子里。

“哈哈哈,才一月多时间不见,戴小姐又漂亮了。”

戴若彤今天的打扮,一身粉色的洋装,长长的波浪卷烫发,一个粉色的洋帽歪戴在头。听到袁兆龙夸自己漂亮,戴若彤捂嘴轻笑,心里美滋滋的。

“嘻嘻,是啊,你是好久都没见过我了,而我可是天天的都能从报纸见到你,袁大司令,最近你可是挺忙的呀,在湖北又整出了大动静。”

袁兆龙微笑道:“袁某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老百姓,为民谋福,算不得什么。天涯何处不相逢,能在海看到戴小姐你,这让袁某感到十分惊喜。”

“是啊,我也感到很惊喜,随便出门溜达两圈,老远看见像你,又怕认错,凑进了才知道果真是你。”

“若彤,我们该走了。”

戴若彤身边响起一句半生不硬的国话,袁兆龙这才注意到,原来戴若彤的身边还跟着一个洋鬼子。

本书来自

第六十章熟人

正如宋先生说的那样,将零星松散的革命机构合并成一个具备统一目标,统一思想的团体——民党同盟,对国革命事业而言是一个腾飞式的飞跃。

另一方面,通过袁兆龙与伍廷芳的矛盾来看,这个强行整合到一起的民主同盟并不如想象的那样和谐,内部之间派系林立,貌似神离,恩怨不断。

这样一个离心离德的团体怎么能与枪炮在手的北洋抗衡?

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根筷子找一个力气大一点的人费些力气也能折断,而筷子里面放进去一根铁筷子,另外九根筷子与它牢牢的绑在一起,这不会被折断了,如何找到那根支撑起一切的铁筷子和将所有人力量集起来的那根绳子,化解和安抚这其的种种矛盾,胸怀大志的宋先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两权分治究竟能不能在国行得通,这个还是要试一试才知道结果。

袁兆龙总之认为不太可能会出现像是国外那样,在议会,因为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首相和议员争执不休,甚至是大打出手,亦或者是总统政见与大部分议员不和,经过议员们的集体投票弹劾,导致总统提前结束任期下台…

…袁兆龙认为这些情况在这个时代的国不可能发生,也可以说发生的概率很低很低,因为国几千年的传统便是皇帝一人执政,自古是天无二日,国无二主,一山不容二虎,几千年的传统观念是不可能会被忽然间改变的。

“民主”一词经过革命党多年坚持不懈的传播,老百姓也懂了民主是自己当家做主,国家大事商量着来的意思,是一个新鲜词,也高兴了好久,但事无三日之好,革命党与北洋持续一个多月的国运之战,以及清廷的倒台,发生了太多的事情,死了那么多的人,流了那么多的血,老百姓们甚至都不记得革命党和北洋争天下打仗的原因是什么了!

民主一次也被淡忘到后脑勺,都在等着看下一个皇帝是谁,在老百姓的眼里,这总统是皇帝,该纳的税一分钱都少不了缴,见了面还得要三拜九叩。这是需要一个漫长的适应过程,操之过急,太过激烈,引发下一次战争的可能性最高。

袁兆龙不希望看到下一次战争的发生,湖北也无力再参与任何形式规模的战争,现在的湖北政府依然面临着严峻的财政危机,不断增加的赤字压力几乎让袁兆龙喘不过气来。

刚刚通过反腐雷霆行动挽回了老百姓的民心,袁兆龙不想通过增加税收这等下策来解决一部分问题,唯恐再失民心。尽快恢复生产力是当务之急,再来一次湖北之战的话,湖北军政府可以直接宣布破产了。

袁兆龙本想通过郑少成的关系看看能不能从相熟友好的其他地方革命政府那里拆解些钱来缓缓危急,不过自己已经与伍廷芳关系闹僵了,这个想法也不可能实现了。

反正几次三番的借不出钱来,贷不出款,袁兆龙也已经习惯了,大不了,自己这个司令带着部下们一起去江里捞鱼、下矿挖煤、山伐木,怎么还弄不出钱来!

急也没用,车到山前必有路,先勒紧裤腰带撑过这个1912年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