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华新篇章
“两位王爷,太后,世凯也不想为难朝廷,可这毕竟是打仗,将士们都是为军饷卖命,指望军饷养家糊口,拿不出银子鼓舞士气,将士们怎会为朝廷出力?士兵出工不出力,打个一年半载都有可能,到时候花出去的银子可不只是三千万了,还请王爷、太后三思……”
袁世凯说话留三分,暗示银子不能一次性给足的话,以后他还会要的更多!
隆裕太后抚摸着小皇帝的脑袋,思量了许久许久,开口道:“好吧,只要能尽快平定革命党作乱,这笔银子哀家出了。”
溥伟急道:“太后,三千万不是笔小数目,国库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
隆裕太后指着贵重华丽的慈宁宫摆放的装饰品。“慈宁宫里的这些个前朝瓷器、玉器、金银器具应该也值个千把百万,拿出去充当军饷吧。”
“太后!”溥伟涨红着脸反对道:“万万不可!如此行径,皇家体面何在!成何体统!”
“恭亲王不必多言,军国大事,哀家是个妇道人家,不懂这些,国难当头,不能坐视不管,与延续大清皇统相,这些个死的没用的瓶瓶罐罐又算得了什么呢?只要大清国还在,这些东西要多少有多少?难道不是吗?”
“臣惭愧……”载沣、溥伟只好低头。
“袁宫保,你先回去吧,等回头,哀家让人把这些个东西送到你府。”
“臣告退。”
钱要到手了,袁世凯美滋滋的磕头离去。
等袁世凯走远后,溥伟跪在地无力地仰天怒吼:“瞧见了吧!这是大清国的忠臣呐!杀人不见血,吃人不吐骨头,他那洋鬼子都要狠!大清倘若要亡,不是亡在革命党手里,也不是洋人!肯定是这个姓袁的,权臣弄朝,国不将国啊!啊!”
载沣与隆裕太后只是无奈的叹气。
走出紫禁城,袁世凯满面风光,一身的杀伐之气又回到了这个胖子的身,被软禁的日子再也不会有了!
袁世凯的北洋亲信冯国璋早已等候在太华门外。
看他这满脸喜气的样子,也能够猜到原由。
冯国璋去恭贺道:“恭喜大帅再度执掌北洋,属下已在全聚德设下宴席,为大帅贺喜。”
袁世凯背着手,佝偻着的脊梁挺起来:“宴席退了吧,没空整这些,现在有正事要忙了。”
冯国璋道:“太好了,北洋的弟兄们都等着大人的好消息呢。”
“传我命令,电致段祺瑞,率北洋第五镇,走直隶,山东、屯兵海,给我死死地盯住南京。你率第四镇,进军湖北,兵临武汉三镇,记住,围而不打,等候我的下一步指示。”
袁世凯眯起小眼睛,锋芒内敛。“武昌,南京也折腾的差不多了,这一次,我定要他个天翻地覆!”
大清帝国如同一把堆积如山干柴枯草,袁兆龙点亮了星星火光,武昌燃起的火星迅速燃烧。
受到了武昌起义的鼓舞,海都督陈其美、江苏都督、浙江都督联合陆军第九镇统制徐绍祯在镇江起义,组建江苏沪联军共一万多人,攻克南京,江苏沪临时政府又成一派,与远在内地的湖北军政府遥相呼应,与北方的清政府形成南北对峙之局,极大地缓解了湖北方面的压力。
这也是袁世凯分兵的原因,天下新军出北洋,他袁世凯是新军的老祖宗,一把手,新军最强北洋六镇是他一手操练出来的,其战斗力强悍至极,是他赖以依仗的嫡系部队,远非其他新军拟。
什么第八镇、第九镇,袁世凯统统不放在眼里。
目光转向另一革命圣地,海滩黄浦江码头,海都督陈其美和江苏沪联军总司令徐绍桢翘首以盼,焦急的望着江面。
“来了!来了!”岸有人高声喊道。
陈其美赶紧望去。“在哪儿?在那儿!”
呜呜两声汽笛响,一艘悬挂着五色旗的货船缓缓接近码头,抛了锚。
船伸出板子搭在码头,船的人招呼道:“是南京这边的弟兄们吗!”
陈其美大声回应道:“是的,你们是湖北那边的吧!”
船人点点头,开始往下卸货。张德彪从船下来,与陈其美的手紧紧的握在了一起,久久不愿分开。
陈其美激动道:“天天盼,夜夜盼,总算是把你们盼来了,袁司令还好吧。”
南京革命成功后,第一时间与武昌方面取得联系,袁兆龙当即表示必须全力支持友军发展,派张德彪为代表,带着湖北特产去了海。
张德彪爽朗笑道:“哈哈。我们司令很好,袁司令托我代他向您问声好,船的这些东西,是送给友军的见面礼,务必要收下。”
打开一个箱子,陈其美和徐绍桢眼睛顿时一亮,墨绿色的布条包裹着一支支崭新的汉阳造。
“这里有两千条步枪,三十挺重机枪,十万发子弹,别嫌少!”
陈其美摇头笑道:“这是说的哪里话,感激还来不及呢!不过你们的胆子也真是够大的,挂着五色旗,招摇了一路,怎么不低调一些呢,万一有个闪失怎么办!”
张德彪豪气道:“我们司令曾经说过,革命不能低调,必须要让全国老百姓都知道,越招摇越好!”
南京总督署人头攒动,江浙沪方面的各行各业的名流绅士以及各省革命党代表们齐聚一堂,从他们激动的神情不难看出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时刻。
一身军装的海都督陈其美走到最前面台主持讲话。推推眼睛:“诸位。今天是一个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革命事业走到今天,历经了十个年头,撒下的革命种子终于也在今年发了芽,结出了胜利的果实。现在有请我们革命的领袖,孙先生!”
哗~响起了满堂掌声。
掌声和期盼,孙山先生带着满脸微笑打着招呼缓缓走过来,一身得体的西装将他那不高的个头衬托的挺拔标直。和他相熟的老革命猛然发现多年不见,孙山的板寸头竟有了许多的白发,还有唇精修过两抹浓密的八字胡。
““同志们,孙漂泊海外多年,革命事业能够有今天的成全都仰仗着在座的各位,孙某感谢你们。”
孙山弯腰向着各省代表们深深地鞠了一躬,所有人不约而同的纷纷起身,好多人顺手抹去了眼眶的泪水,只有他们知道这个鞠躬代表着什么,多少同志没能看到这一天,他们真的等的太久太久。
孙山道:“国要富强,国要民主,千千万万的老百姓要当家作主,我们不要大清帝国,不要皇帝,不要独裁,我们要一个华民国!”
“大总统,大总统!”满堂呼应声盖过了孙山的发言声。
孙山走下台与每一个代表握手,来到湖北代表张德彪面前伸出手,张德彪惊喜的双手握住。
孙山笑道:“革命能够开花结果,首功应该记在我那位“学生”身,带我向他问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