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秋尽冬来叶未凋,赊刀人到莫出刀

藏锋 他曾是少年 2404 字 10个月前

狱卒显然也没有料到这样的变故,他被苏古魏这疯癫的模样吓得心头一条,身子下意识的退去一步。

可待他回过神来正要为自己方才的胆怯找回一些场面时,那浑身是血的男人忽的眼中神采一凝,瞬息变得空洞起来,他握着牢房铁柱的手也在那时缓缓松开,身子便如断了线的风筝一般直直的仰面倒下。

轰!

伴随着一声轻响,苏古魏身上的气息忽的涣散。

“姓苏的?”那狱卒愣了愣,下意识的唤了一声,但对方却并无回应。为以防万一,狱卒赶忙打开了房门,小心翼翼的走到了苏古魏的跟前,伸手放在他的鼻尖,狱卒的心头在那时一沉,那里已经没了气息。

死了?

他这样想到,不知为何脑海中却不由得浮现出之前苏古魏那古怪的模样,他觉得有些晦气,索性摆了摆手,便叫来了一同巡守的同僚,抱着那具已经没了气息的尸骸,慢慢悠悠的将之抬了出去,扔到了负责停尸的房间中。

这样的事情每天在这长夜司的天牢都有发生,那狱卒虽然心头有些不郁,但却也未有放在心上。

只是待他出了房门之后,那停满尸体,散发着阵阵恶臭的房间中,却忽的有一道虚影缓缓浮现。

黑暗中他的模样模糊不清,只是周身所散发的气息却有些晦暗可怖。

他缓缓走到了那具方才抬入的尸体旁,细细的看了许久。

然后他喃喃自语道:“父债子偿,天经地义。”

身子亦在那时缓缓散去,消失在这死一般的寂静之中。

此时正值秋末,房间外的窗口处,一颗古树上树叶枯黄,寒风吹过,树叶一阵摇曳。

可最后却还是固执的挂在枝头

未有凋落

苏古魏是一个很古怪的人。

当然被关在这长夜司天牢之中,却又未被祝贤杀掉的人,大抵都有自己的古怪。

譬如关在地字七号牢房的那个老头,听闻还是大周某位皇族后裔,曾经接手过宗正之职,因为某些谏言惹怒的了皇帝,才被关在此处;又譬如关在天字三号牢房的那个女人,传说是妖族派来的奸细,为此她的牢房周遭都被空了出来,就连负责看守他的侍卫都换成了女子,怕的就是她魅惑牢卒。

但相比这些,苏古魏依然称得上是个很古怪的人。

他被关在人字八十六号牢房,他牧家军的旧部,梁州边城人世,家里似乎从前是出了名的刀客世家,不过遇上了变故,家道中落,到了他这代,就只有他一人以及他膝下的那位儿子。平日里他总是跟人吹嘘他虽然资质愚钝,但自己的崽子可是一个天才,说什么陈玄机也好,祝龙起也罢,都不见得能接住他儿子一刀。

牢房中的犯人们为此取笑过他不止一次,可苏古魏却不以为意,依旧我行我素。

这长夜司的大牢可不比寻常地方,吃的都是猪食,喝的都是浑水,隔三差五还得被送去受那么一顿毒打。能熬到秋后问斩那一天的人少之又少,大多数人都在这非人的折磨下,早早的咽了气。

苏古魏那堪堪三元境的修为在这上至王侯皇族下至江湖豪杰的长夜司大牢中并不出奇,但他却活了很久,细细数来足足也有那么一年光景了。若是一切顺利,他可以成为这牢房中少有的熬到秋后问斩那一天的那么一小撮人。

但这些依然无法构成他的古怪。

年过四旬的男人,最奇特的地方在于,除了谈及自己的儿子,他最常说的那么一句话就是:“秋尽冬来叶未凋,赊刀人到莫出刀!”

没有人知道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但近来他的呢喃呢喃越来越频繁,一句接着一句,昼夜不歇。一些熟悉他的犯人都曾劝过他,但苏古魏却好似听不进去一般依然不断的呢喃着这么一句话。

负责看管牢房的狱卒被他吵得烦闷不已,不止一次用皮鞭收拾过他,只是都不管用。只要他还没事,只要他还能张开嘴,他的嘴里便始终呢喃着这么一句话。

“秋尽冬来叶未凋,赊刀人到莫出刀!”

“秋尽冬来叶未凋,赊刀人到莫出刀!”

“秋尽冬来叶未凋,赊刀人到莫出刀!”

这一天,苏古魏照样被夜里打盹的狱卒一阵毒打之后,被血肉模糊的抬到了牢房中,他被犹如烂泥一般扔到了角落处。

似乎因为受伤过度,他许久都没有苏醒过来。旁边闹房的犯人试图唤他名字,但几次呼唤对方都没有反应。这样状况持续到了亥时,牢房中阴暗烛火摇曳,狱卒在这样的沉闷气氛下又开始打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