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了不起的名字

藏锋 他曾是少年 3950 字 10个月前

男孩说这话时,模样倒是傲气得很,但眼角的余光却分明死死的盯着徐寒木桶中的米粥。

徐寒见状哑然失笑。

“这样好不好,我用这桶米粥跟你换,你告诉我你为什么要找天策府,我就将米粥给你。这是我们交换,可不算施舍。”徐寒言道。

“这”男孩有些迟疑,他本能的觉得这么做似乎不妥,但肚里的饥饿感却让他有些难以抗拒徐寒的整个提议。

见男孩有些意动,徐寒赶忙又言道:“我虽然不是天策府的人,但我可以带你去见他们,你说这不是很好嘛?”

“那我要先吃了饭,再告诉你。”男孩想了想,似乎生怕徐寒骗他,极为谨慎的说道。

徐寒无奈的笑了笑,便将饭桶递了上去。男孩或许真的是饿极了,接过饭桶,仰头便是一阵海灌,咕噜咕噜的几口便将桶中剩余的米粥喝了个干净。

看着嘴角满是米粒的瘦弱男孩,徐寒莫名的又想到了当年的自己,他动了恻隐之心,关切的问道:“还要吗?”

“不了!”男孩却摇了摇头,他拍了拍自己的肚子,示意已经吃饱。

“那现在你可以和我说说为什么要找天策府了吗?”徐寒笑着问道。

男孩的眸子在那时一沉,他正色的言道:“我老爹被长夜司的人抓走了,我救他,可我打不过他们,所以我要找天策府!”

“这和天策府有什么关系?”

“长夜司是坏人,天策府是好人,找到好人自然就可以收拾坏人。”男孩的逻辑幼稚到有些可笑。

“谁告诉你天策府就是好人了?”

“我爹!”

“你爹万一骗你呢?”

“才不会,我爹是刀客,刀客可不会骗人。”

徐寒对于这男孩固执有些无奈,他想了想,以男孩这模样,要是让他独自留在这里,恐怕死活不下去,不若带他离开,再询问一番此事缘由。毕竟就如那句老话讲的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天策想来也不会缺这一双碗筷。

“好吧。那你跟我走,我带你去见天策府的人。”徐寒想到这里,终是点了点头。

“真的?”男孩闻言大喜,赶忙伸手擦去嘴角的米粒。

“嗯,走吧。”徐寒点了点头,转身便带着男孩朝着诸人所在的方向走去。

“你这人不错,等到将来我成了这世上最厉害的刀客,你就做我小弟,我带你吃香的喝辣的。”男孩似乎也放下了戒心,开始絮絮叨叨起来。

“嗯。”徐寒却不以为意。

“你不信?我给你说我老爹的老爹的老爹的老爹,可是当时最厉害的刀客,取了足足三个老婆,以后我也要取三个”男孩边说便数着话里老爹的数量,足足数了十七个方才停下。似乎他口里那件事情是真的发生过一般。

“这么厉害?”徐寒有一茬没一茬应和着少年,忽然他像是想起了什么,转头问道:“对了,你叫什么名字?”

男孩闻言,在那时展颜一笑。

“苏慕安。”他如是言道,脑袋高高扬起,似乎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名字一般。

昨日的大战,让徐寒极为疲惫。

他睡了许久,直到屋门外传来一阵阵嘈杂的响动方才将之吵醒。

睡眼朦胧的徐寒穿好衣物,抱起一旁早已急不可耐的玄儿走到屋外。

他看了看天色,时间已经到了巳时,这一觉他足足睡了五个时辰。

城主府的府门外传来的响动越来越大,似乎有很多人聚在一起,声音太过嘈杂,徐寒听不真切。有天策府军与诸多红袍公卿在,徐寒倒不担心出什么乱子,因此他先在院落里洗漱了一番,整理好自己的衣衫,方才走出了院子。

来到院门口他才发现诺大的城主府外,聚集了密密麻麻的衣衫褴褛的乞丐,而他们聚集的焦点,是秦可卿与诸多天策府军端来的米粥。

此刻,他们正在为这些乞丐们分施这些米粥。

“这是”徐寒有些发愣,他走到人群中,问道。

秦可卿这时也注意到了徐寒的到来,她微微一笑,言道:“今日我与红笺师叔去街上采买食物,却见这盐湖城中乞儿极多。这些年我在玲珑阁中存了些银两,便与鹿前辈求了个情,耽搁些许时间,为这些乞儿们熬了粥饭。”

说到这里,秦可卿似乎有些担忧的又看了徐寒一眼。“可卿如此善做主张,公子不会生气吧”

看着她那般模样,徐寒不由得又想到了数年前青州上云城女孩递来的半个馍馍魔,她的性子便是如此,若非她的善良,又哪有今日的徐寒?

“怎会。”徐寒笑着摇了摇头。

得了徐寒答复,秦可卿顿时心安,她又提着勺子,从方才天策府军换上的一盆米粥中朝着这些乞儿们纷发粥饭。

“可卿姑娘当真是菩萨心肠啊。”这时,徐寒的耳畔传来一道笑盈盈的声音。

徐寒一愣,转眸望去,却见那位鹿先生不知何时已经站在了他的身后。

“先生来了。”徐寒赶忙恭敬的拱了拱手。

“少主,这主仆有别,你是府主,我是下属,这样的礼节老朽可担待不起啊!”鹿先生见徐寒如此,赶忙伸出手抬起了徐寒拱起的手,嘴里笑呵呵的说道。

“主仆有别,长幼亦有别。先生当受我一拜。”徐寒却不在意如此言道,这礼终究还是行了下去。

鹿先生见他执意如此,也就不在此事上与他争辩。

他转眸看向那些为了一碗稀粥而推攘的乞儿们,忽的叹了口气。

“民不聊生啊。”

徐寒闻言也在那时看向那一张张面黄肌瘦的脸,做了十多年乞儿的他,对于这样的情形可谓见怪不怪。

“施了这顿粥又有什么用呢?明天还不是得饿着肚子。”徐寒也随即叹了一气。大周的年景一年不如一年,所谓民生凋敝,社稷将塌说的大抵也不就不过如是了吧。

但身旁的老人闻言,却在那时看了徐寒一眼。淡淡回应道:“怎会无用?”

“活过今日,才会有明日,世事难料,谁又能知道明天等着究竟是饥肠辘辘,亦或是另一顿饱餐呢?”

徐寒听闻此言,又愣了愣。他本下意识的想要反驳,但却莫名再次想到了那年旱灾时的那半个馍馍。或许真的没有那半个馍馍,他便真的挨不过那个夏天

“此去长安,艰险万重,少主得学学这些乞儿,无论何如,终究不能放弃心底的希望。”鹿先生的声音在那时再次响起。

徐寒在那时转头看了老人一眼,眸子一沉,再次拱手一拜,“谢过先生,徐寒受教了。”

鹿先生在那时抚须而笑,不再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