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浪战(1)

抗战游侠 锋利的柴刀 3123 字 11个月前

“哒哒哒哒哒哒”按照事先的约定,陆远这边开枪截停三辆日军卡车之后,宁则那边的轻机枪也跟着打响。第一波子弹把停在公路的两辆日军卡车凿出大片的弹孔,那些在车厢里还没有来得及跳出来的日军士兵,瞬间飚出连片的血雾。“轰”临时更换过子弹的陆远再开一枪,公路的一辆日军卡车被击油箱之后发生爆炸,飚发出的或火团瞬间将几个才跳下卡车的日军士兵吞没其。

“换枪…”打爆了公路的日军卡车,陆远低喝一声随即放开身前的重型狙击步枪,整个人向自己的右侧翻滚过去,一个翻滚之后,他那支狙击步枪被人塞进了手里。和陆远相处的久了,三人小组和陆远之间也有了一定的默契,在他临时转换位置之后,不但有人把子弹膛的狙击步枪递进陆远手里,剩下一人也已经主动端起望远镜,开始充当起陆远的观察手。

“三点方向,卡车左侧尾部,日军尉。”观察手才刚刚发现目标并通报给陆远,陆远手的狙击步枪已经被打响,那个出现在卡车尾部左侧的日军尉摇晃着身体倒了下去。陆远的狙击步枪是使用弹匣供弹的,每个弹匣装弹10发,这也使得陆远开枪射击的速度要快过其他的狙击手,趴伏在他身边的观察手往往会跟不陆远开枪的速度。

在轻机枪的扫射声,陆远这边的射击声已经完全被掩盖住了,加之陆远三人还都披盖着自制的伪装,慌乱跳下卡车的日军士兵一开始并没有注意到陆远这边。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日军人数的快速锐减,渐渐开始有日军士兵发现情况不对头了,似乎在对方的轻机枪之外,还有一个枪法极准的枪手在参加战斗。

缩躲在卡车后面的残余日军士兵随即展开火力侦察,力求在后续部队赶来之前,能找出那个神秘枪手的位置。只是他们都小看了陆远的能力,觉察出残余日军打的是什么主意之后,陆远不但用伪装遮挡了狙击步枪的枪口,还给狙击步枪临时加装了。没有枪焰,没有枪声,陆远像是突然消失了一样,只是日军的伤亡数字还在不断的增加。

本书来自

“八格牙路,该死的支那军是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的?不是说他们已经被赖川大队给包围了吗?可他们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额头摔出一团乌青的村次郎很是狼狈的趴伏在满是硝烟的铁路路基下,在他的身侧周围,散落着很多的车厢破片和日军士兵的尸体,村次郎的副官满脸是血的仰面躺在离他不远的地方。()

“大佐阁下,我们已经向保定司令部求援,只要我们坚持半个小时,保定方面的援军会赶到这里。”同样一脸狼狈的河源正鹄突然从旁边扑过来,身为少佐军官的他,才是这次押运部队的指挥官,有着大佐军衔的村次郎只是凑巧搭乘这列军车赶往正定。坚持半个小时,这样的话从前从未在河源正鹄嘴里出现过,他所指挥的小队可从来也没有退缩过。

只是现在却不行了,列车遭遇袭击发生翻覆之后,河源正鹄指挥的小队已经伤亡超过四成。身边只有不到40名士兵的河源正鹄,此刻唯一的决断便是固守待援,因为他们所面对的袭击者至少超过300人还多。“嘭”河源正鹄身前的石头突然之间四分五裂,躲闪不及的河源正鹄被一块飞石砸脑袋,半边脸瞬间满是血迹。

“该死的…”数百米外的陆远暗叫晦气,他可没有想到那块石头会这么硬,也只是击碎那块石头,躲在石头后面的那个日军少佐却躲过一劫。无奈之下,陆远只有把枪口瞄准=向其他日军,很快接连干掉两个日军机枪手。局势明显对河源小队不利,只是逃过一劫的河源正鹄却收缩防线,纠集剩下的30几个日本兵苦苦支撑,一心想要支撑到援兵到来。

眼见着路基下的日军变现异常,陆远起先还没有看出什么来,可是一刻钟之后,陆远却突然变了脸色。在他已经打开的全视角地图,从保定方向来了一大片红色小点,粗略看去,足有百人规模。“别磨蹭了,直接用迫击炮,这伙日军的反应有些异常,我怀疑他们这是在等待救援。”陆远也顾不按许多了,直接离开自己的位置,跑去赵大海身边急言道。

陆远的话令赵大海也为之色变,如果日军来了援兵,那他们的这次伏击行动会被迫止,因为他们现在只有一个连的兵力,根本不可能同时迎战两股敌军。“给我一个排,你带剩下的人继续跟他们打下去,既然已经开始了,没可能半途而废。”许是看出赵大海此刻的犹豫不决,陆远只得主动请缨,自愿去狙击可能出现的日军援兵部队。

在陆远的全视角地图,从保定方向赶来的日军援兵部队距离此地至少还有四五里地,如果调配得当,还是可以事先做些布置的。赵大海闻言当机立断,马抽出一个排的兵力交给陆远,陆远也不耽误,立马带着这一个排的八路军战士提前做起了布置。二十多分钟之后,前出侦查的士兵打回旗语,日军援兵部队的前锋已经出现。

“我去前面顶一阵,你们继续埋,千万不要想着节省。”得知日军援兵部队的前锋已经出现,换用了狙击步枪的陆远马做出向前移动的决定,那一个排的八路军战士几乎都留在原地埋设和,陆远的身边也只有三人小组和宁则。在铁路线下的野地里深一脚浅一脚的奔行出一里多地,一马当先的陆远出现在距离公路不远的土丘,从前面回撤过来的三个侦查士兵也正好撤到这里。

Tip:无需注册登录,“足迹” 会自动保存您的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