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在三味书屋前的空地上摆了宴席,菜式也都是往常寨子里摆宴时上桌的寻常之物,味道也正。
韩彦尝罢,真诚道谢:“诸位乡亲有心了,这份情意,韩某铭记在心。”
众人纷纷起身摆手说不敢,但是心里却都很高兴,脸上的笑意遮都遮不住。
得亏当时听了韩勇的安排,没有安排大宴戏班什么的,否则今天这心意只怕是尽不到点子上了。
白明见状心中也是庆幸不已,当初要不是韩勇劝阻了他,这答谢宴让韩彦不满意不说,要是再因此而连累了做长史的长子白起可就坏了。
自此后,白明对于韩勇倒是渐渐地有了几分发自内心的信任与尊重,遇事也愿意跟他商量,有需要的,还会主动让白起帮个忙。
两人联手,倒是将獾子寨打理得越来越好。
这倒是个意外的收获。
当然,这是后话。
韩彦此行除了看看往日生活过的地方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将张猎户年后开春将会携妻带子回獾子寨的消息告诉大家,让大家往后多多关照他们一二。
其实不用韩彦叮嘱,如今的张家在獾子寨就能横着走了。
韩彦这么说,不过是尽一尽做女婿的心意罢了。
还有就是,韩彦也很关心三味书屋如今的状况。
“寨子里的孩子,不论男女,如今都上学堂了!”白起感慨道,“夫子也是谭老先生亲自举荐的,还特地为了女娃娃们找了个女先生。如今的獾子寨,每天都在琅琅的书声中醒来……”
这要是搁在以前,简直是不敢想的。
眼见着归期越来越近,韩彦抽空回了一趟獾子寨,去拜望曾经救助过他和康平帝的寨民,也顺带看看故居,以及自己心血所在的“三味书屋”。
韩勇等人因为在辽东军大营任职做向导,所以一早就得到了消息,回寨中准备去了。
张家三口如今在京城,韩彦回獾子寨,自然得由他们来招待了。
白明的意思是要大办一场欢迎宴会,如此才能表现他们对韩彦的感恩之情,也才能配得起韩彦如今辅政大臣的身份。
对于提拔长子白起担任长史一职,举荐幼子白亮入县儒学的韩彦,白明心中十分感激,要知道,这可是从根儿上改变了白家今后的命运。
由猎户一跃而入仕途,这祖坟冒青烟都不敢想的啊!
此番接待韩彦,他自然是想能有多排场就有多排场了。
寨中人多对于白明的意见纷纷赞同,甚至有人还说要在鸣锣台上张灯结彩,好好地布置一番,再让请戏班来唱台大戏呢。
如今獾子寨的青壮劳力,几乎都在辽东军中担着一定的职事,每月都有俸禄领,虽然不多,却也足以维持日常买盐买布之类的琐碎开销了。
更何况,到军中任职,可随时得到赫赫有名的大周战神镇国公的召见,这可是他们祖祖辈辈都没有获得过的荣耀!这比多少俸禄都值钱!
可是韩勇却并不认同,他想了想,笑道:“大家心里的感激之情,我都明白。我和大家伙儿一样,恨不能建座生祠世世代代供奉韩先生才好。”
儿子韩路生如今已经在辽东军大营中有了正经的差事,女婿王行又负责辽东与京城的通讯往来,将来前途不可限量,而孙子孙女如今也在三味书屋受学,不需要再像他们祖辈一样吃不识字的苦,从此改变命运……
这一切,都是韩彦给予他们的。
甚至上次因他提起鹞子岭的神迹传说一事,最终发觉鹞子岭天降陨铁的存在,韩彦还特地上表为他表功,为他争取来了嘉奖与赏赐。
对于韩彦这个大恩人,韩彦当然是感激不尽。
不过,正因为是这样,他才觉得这份心意要表达到韩彦心坎儿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