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将孟氏婆媳三人都拿住,还怕韩彦与韩家不投鼠忌器吗!
要说先前蕊珠恼恨孟氏从中作梗、坏她差事,那么现在她就无比激动庆幸孟氏犯蠢,给了她这个立大功的机会。
等太皇太后垂帘听政、执掌天下之后,那她这个大功臣还愁不一生富贵荣华吗?
蕊珠心中热血澎湃,当即招呼随来的慈安宫诸人上前将人“请”上马车。
孟氏婆媳三人闻言俱是一愣,没有想到这蕊珠看起来面善和气的,可谁知心思转得这么快,害起人来如此稳、狠、准,一时俱是愣住。
可是偏偏有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见状纷纷艳羡皇家对韩家的看重,就连孟氏昏厥都要请到宫中让御医看诊,羡慕、眼红、妒忌的,纷纷攘攘,气得孟氏婆媳三人有苦也说不出。
眼见着蕊珠带人过来,舒予当机立断,站起身来,怒喝道:“夫人都昏倒了,你们还不快来扶她去就医!”
红英等人一怔,旋即明白过来,赶紧抢在蕊珠的人“搀扶”孟氏之前,快一步将孟氏与戚氏团团围住,隔绝蕊珠等人。
舒予知晓今日此事难以善了,只能两害权其轻者,肃然对蕊珠说道:“母亲骤然昏厥,只怕是心气阻塞,再送去皇宫只怕会耽误医治。太皇太后一向菩萨心肠,想来也不愿意看到这样的局面。”
只要能保下孟氏和戚氏,舒予不介意恭维太皇太后几句。
蕊珠闻言登时脸色一变。
舒予这话看似在褒赞太皇太后,实则是要逼她退步。
要是没有先前孟氏装昏这件事情,蕊珠也不会动了立大功的念头,这会儿舒予能够主动退步,她求之不得呢。
可是眼见着立大功的机会就在眼前,而且明知孟氏是装昏替舒予解围的,所谓‘耽误医治’的事情根本就不会出现,要她就这么放弃,她实在是有些不甘心。
孟氏看了那人一眼,淡淡地说道:“皇家之事,何容我等置喙?”
说罢,便不再多言,与儿媳们垂目哀思去了。
那人碰了一鼻子灰,心中气闷,却又不敢开罪如今风头正盛的韩家,闻言只得面前扯了扯嘴角,悄悄地退没在人群之中。
舒予和戚氏轻叹一声,心中自警。
作为风头正盛的韩家的一份子,她们往后要更加谨言慎行,不给韩家和康平帝招惹麻烦。
众命妇在城门致哀片刻,待送葬的队伍消失在远方,便由负责引导的太常寺的官吏,回城尽完礼节,各自散去。
孟氏婆媳三人正要登车归家,便被一个脸圆喜笑的宫女拦住。
“清和郡夫人请留步。”那宫女一开口,便露出两只可爱的梨涡来,让人只觉欢喜,生不出戒备之心来。
未等舒予开口,那宫女便恭敬地自我介绍并且做请道,“奴婢是慈安宫的宫女蕊珠,奉太皇太后之命,特请夫人入宫一见。”
舒予闻言一怔,心中登时警铃大作。
现如今康平帝率领文武百官前往东陵送葬,宫中可就成了太皇太后的天下了。
太皇太后此人的权欲心极重,要不然也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试图拉拢住年幼的康平帝了。只是元嘉帝生前一直防备她防备得紧,韩彦和舒予又一向教导康平帝冷静理智,这才没有让她得逞。
前阵子,甚至还有人上折子以新帝年幼不知事为由,请求太皇太后垂帘听政,完全不提元嘉帝早就指定了辅政大臣一事。这背后是谁的手笔,明眼人一看就知道。
太皇太后此时宣召她进宫,只怕是来者不善。
孟氏和戚氏对此亦是十分忧心,眉头微蹙。
舒予知晓此时皇权至上,太皇太后亲自派人来召请,她推辞不得,可也不愿意就这样毫无准备地去闯龙潭虎穴,遂扬了扬唇角,算是招呼,语气难掩哀痛地说道:“有劳蕊珠姑娘来请。只是哀服致思,不好不整饬一番再去拜见太皇太后。还请蕊珠姑娘先行复命,我随后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