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爹,让洗!”小望之笑呵呵地说。
舒予笑着点点头。
对于这些细节之处,韩彦向来比她对于小望之的要求更加严格,以前她不明白,现在才懂得,那是因为在她的眼里,小望之只是一个襁褓之中不幸丧母的可怜的孩子;而在韩彦那里,小望之却是大周未来的储君。
身份认知不同,要求自然也就不同。
舒予蓦地有些心酸。
小望之明明还是个什么都不知道的小孩子,正该无忧无虑地笑闹玩耍,可是却从母胎里起就无辜背负那么多的痛楚与责任。
而她所能做的,大概就是在韩彦对他严厉要求的同时,尽己所能地弥补他已经永久失去的来自母亲的温情,以及这世上美好温柔的一切呵护吧。
舒予展颜一笑,抬手摸摸小望之的小脑袋,赞许地笑道:“嗯,小手干干净净,快吃吧。”
小望之仰头嘻嘻笑,连忙低头去剥开糖衣。
舒予刚将一根木柴放进灶膛,一只小手就伸到了嘴边,手里紧紧地握着一只剥了糖衣的酥糖。
“姑姑,吃!姑姑,吃!”小望之极力地伸着小手,将酥糖往舒予嘴里去送,脸上的笑容纯澈而欢喜。
就好像分一口糖给她吃,是一件多么重要并且值得高兴的事情似的。
舒予的心一下子软了下来,低头轻咬了一口气,认真地品味一会儿,郑重而欢喜说:“嗯,真甜!谢谢小望之!”
小望之高兴地咯咯笑了起来,又起身拿着剩下的糖去喂张李氏吃。
惹得张李氏极为欣慰高兴,连连夸赞。
灶房里一时欢声笑语。
正在堂屋里跟未来的岳丈大人喝茶闲磕牙的韩彦,听见灶房里的欢闹声,眼底的笑意也不由地深了深。
看来,他得赶紧将舒予娶回家才行。
只有他们爷俩儿在家的时候,小望之可很少这样肆意欢喜地笑闹,大多数时候,他都懂事得像个大孩子,让人心疼,却又无可奈何。
春露白取名自其色之清冽纯澈、味之甘柔绵长,恰如春之初露之意。
就是在京城和江南那等繁华富庶之地,都不是人人都能够经常喝得到的,更何况是在这日常只能喝些自家酿制的浑腊酒的偏僻边地。
尤其是对于张猎户这等嗜酒之人来说,春露白这等名酒,简直就是无上难得的美味。
尝一口,能快活几天!
果然,一听韩彦手里拎的是名酒“春露白”,张猎户立刻欢喜得只见牙齿不见眼睛,一个劲儿地点头嘿嘿笑道:“好好好!”
说着话,伸手接过酒坛子,就赶紧将人往家里迎,压根儿就不记得刚才自己还对家里日常因为亲事而吵嘴的那娘俩儿避之唯恐不及呢。
投其所好,是每个准女婿都应该认真钻研的课题。
韩彦见一坛子春露白送到了对方的心坎儿里去,也十分高兴。
于是翁婿俩一路说笑,走路带风,径直往家行去。
小望之在这欢快的氛围中,也开心地迈动着一双小短腿,颠颠地跟上去,赶着去找姑姑玩耍。
张猎户猜得不错,等他们到家时,原本吵嘴的娘俩看看天色,自动结束这日常琐碎且毫无意义的辩争,默契地到灶房准备晚饭去了。
“今儿晚上加两个硬菜。”张猎户经过灶房时,探首嘿嘿笑道,“贤侄拎了一坛子春露白。”
说着话,开心又得意地举了举手里的酒坛子。
有好酒当然要配好菜,不然不就白白糟蹋了这么好的酒了嘛!
真正爱酒的人,可是一滴子好酒都不舍得浪费的。
张李氏没有好气地瞪了张猎户一眼。
打从成亲算起,要说她最讨厌丈夫什么嗜好,并且对方一直都没有改掉,甚至是完全不愿意去改正的话,那就是嗜酒如命了。
为此,两个人成亲后没少吵嘴生气。
不过,虽然不喜欢,但是一想到丈夫忙碌了一年,好不容易能舒坦地歇了一冬了,张李氏倒也没有说什么,而是爽快地报了菜名:“加个炙烤鹿脯吧和干菜蒸肉吧,另外再煮份山菇干笋鸡丝羹吧——小望之最爱吃这个。”
妻子如此爽快地满足自己的要求,张猎户自然是连连点头称好,为此还难得加了一句:“辛苦你们娘俩儿了。”
得了刚才还吵得不可开交的娘俩儿的一致白眼。